我们仔细观看了整个鸟枪的制作流程最难做的就是铳管。第一步制管。准备一根长约三十公分直径约七毫米的圆柱体的钢芯做冷骨先将做铳管的熟铁烧至红热然后工匠将烧至一定温度的坯料取出用锤把炽热的熟铁敲在钢芯外卷成一根铁管。并在包铁的过程中不停的抽出钢芯用水冷却防止钢芯和熟铁焊在一起。卷成的铁管厚度也要在一公分左右。这样铳管才结实经得起连续十数次的射。

    第二步焊接。由于三尺以上的长铳是一节节焊合的所以焊接不好的铳很容易炸镗工匠们把是否焊接的天衣无缝的铳管当做制铳成败的关键。如果工匠取巧战斗中就容易炸镗造成事故。军器管事王光自豪地说:“我们浙江军器制造的质量是最过硬的。别的局子有的工匠不认真卷成的铁筒粗细薄厚不均甚至用单筒卷成举即炸损。‘戚虎’的军队对鸟铳的质量要求很严我们浙江的工匠一点也不敢马虎。”

    做出铁管再放炉中烧至白炽同样准备一根钢芯粗细同上长度要长于成铳的长度。然后将已烧至红亮的铁管套在钢芯上由主匠把铁管接口处大力的敲砸成一体在打焊铁管同时辅锤手还要在铁管的焊接口撒上白铜粉铜有亲和作用可使焊接口更结实不至留下断层或虚焊。钢芯也随时要抽出冷却冷却钢芯同时铁管回炉加热。最后打成的铁管就是铳管的雏型。

    克里斯汀娜突然说道:“你那是三段接合作法我们廷巴克图的兵工厂早已不用了。如果采用双层复合的方法从技术上来说比三段接合铳科学铳体接合更坚固虽然这种铳管无法做出很长的鸟铳铳管但口径可以做的比第一种鸟铳大因而有限距离内威力也大。”

    经我翻译后王光不以为然可能是他不懂技术却引起资深工匠的兴趣。两个老工匠丢下手中的伙计凑了过来。

    王光急忙介绍:“这就是我们浙局的两位大师傅马宪大人、李槐大人都是有品级的工匠大师。”

    看来马宪、李槐在局子里的地位相当然局子领导都十分尊敬。刘显一拱手:“是双屿战后造出‘鸟嘴铳’的军工巧匠‘马李’吗?”

    两个老头急忙摆手谦虚。刘显却大叫:“就是你们俩了!”吓人家一头雾水。我却明白刘总兵在说什么他要抢了这两人去广东办他的厂子。

    原来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明军在收复被倭寇及葡萄牙人侵占的双屿(今浙江鄞县东南)战斗中俘获了一些善于制造鸟枪的倭人及鸟枪。南人巧匠马宪、李槐学习了制造鸟枪的方法并在其基础上加以研究改进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造出了‘比西番尤为精绝’的中国第一批火绳枪一万支称之为‘鸟嘴铳’。

    马宪是个瘦瘦高高的严肃老头突然纠正道:“破双屿之战中同时缴获了葡萄牙和日本的火绳枪以及一批日本工匠。但当时葡萄牙人使用的火绳枪不如经过改制的日本种子岛铳。葡萄牙火枪连六七铳就不行了害怕内热起火有时还会炸膛但倭铳不妨。因为倭铳优于夷铳所以我们以仿制日本式火绳枪为主参照两家造出自己的鸟嘴铳。”

    克里斯汀娜插话道:“炸膛是因为铳管工艺不过关的缘故。如果采用我刚才所说的双层复合法就不会轻易炸膛。”

    胖老头李槐笑起来象一尊佛咧开大嘴问道:“请问这位姑娘何为双层复合法呢?我们很想请教。”

    克里斯汀娜看看我。我笑着道:“技术交流嘛都不是外人。”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火枪制造工艺是严格保密的各个加工环节分开各有工匠专司其责是以全部的制造方法不会从一个人的口里泄露出去。现在为了配合刘大人的抢人计划我有意让克里斯汀娜稍微泄露一个环节引起马李的兴趣。我知道大凡能工巧匠待遇官职对他来说并不重要但大多有强烈的研究癖动手欲。如果与他们交流技术引起对方的兴趣那刘大人从外省引进人才的阴谋基本上成功一半。

    另一半是什么?

    对人才应有之尊重!

    克里斯汀娜大致给他们讲了讲双层复合式铳体的制法。直接在一根一米长的钢芯上裹以红铁当第一层铁包裹好以后在这层铳体上再裹一层使内铳的接合口被外层铳体包裹结实形成复合体。

    瘦子马宪提出怀疑的问:“鸟铳越长威力才越大。我们为了增加鸟铳的长度铳体都以单筒卷成用三段焊接法也是为保证鸟铳长度。”

    克里斯汀娜撇了撇好看的红唇:“那是你们弹道知识匮乏才有错误的认识。实际上鸟铳的威力在有效距离内与口径成正比与长度关系不大。”

    说的两个老头子脑门见汗口中念念有词一定是在计算数据盘算推敲克里斯汀娜的理论。我见克里斯汀娜已长进到随便几句话对明朝资深火器专家却如同当头棒喝不错不错有成绩我心欣喜。克里斯汀娜聪明过人当初就把舞步和剑术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克氏剑法经常我被打得无法招架。现她爱研究的特性便介绍她到兵工厂调研一段时间不想我基地又出来一位火器专家。

    做铳的第三步修整也是最难的一道工序。鸟铳铳管做成八棱型铳体一头粗一头细粗的做铳腹细的做铳口。准心照门火台都是在铳体焊接后用同样的方法打焊上去的。准心和照门在未加工前只是两个凸起没有作用。火台在打焊前铳体和火台上都预先钻好了传火孔要对准传火孔的位置焊上不可堵塞。这时鸟铳还是粗胚工匠得重新钻出铳镗挫出准心。受当时的工艺限制钢芯断面不是纯圆且芯体不直镗内也粗糙不平需用钻头将铳镗钻大钻光。明时代也已经有这类的钻床用木做框架圆形石盘做惯性轮系上皮条后用人力拉动使石盘带动钻头旋转。并不比我们在非洲的兵工厂用钻床逊色。不过明朝的炼钢技术不如西洋好的钻头与挫刀等须硬钢制做的工具都采用堕子钢钢性并不很硬所以制造鸟铳一半的时间都是在钻铳膛刮膛铳。听马李说时间长达一个月。最难最累最耗时间。制铳工场的产量不高便是受钻磨工艺的限制。福建巡抚谭纶批给俞大猷的一万支鸟枪手笔极大可那时也是倭患紧急战备必需国家才不同寻常的慷慨一下子将几年库存给了“俞龙”。真正这一万支枪是大量的熟练工匠咬着牙干出来的工部也是竭尽全力。

    总体看来明军装备的鸟铳枪管用熟铁制作底部有火孔与火药池(放引火药)相连池上覆盖有铜盖可以遮挡风雨搠杖(通条)插在枪管下的木托上用于填送弹药枪管底部用螺栓封固便于取开擦洗枪管。东方火枪是先造通管再把一头堵上西洋的是直接造一头通的管相比较东方的做法成本更低性能更好。 <a href="" target="_blank"></a>

章节目录

金牙海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牙牙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二百四十一章 拜会军工名匠-能,金牙海盗,十月阅读并收藏金牙海盗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