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候好了土地之后,紧接着就是播种环节。

    或许是天天听着谷寻在耳旁念叨,闻鸷也难得地升起了几分期待的情绪。

    这种感觉十分新奇,但他似乎并不怎么排斥。

    早上见过了谷寻移植626号植物的过程,他便下意识地以为播种也是要一株一株地种,没想到谷寻却从堆放工具的角落里推出了一个长相奇怪的机器。

    那东西看起来就像是在推车上放了一个大箱子,箱子底部又连接着几根管子,再远一点的地方还挂着一排铁棍,看起来就像是传说中长着触须的虫族怪物。

    见男人手里抓着一把种子,谷寻同样也有些意外,“抓出来干什么,把种子全部倒这里面,分区倒,别弄混了。”

    全部倒进去?

    闻鸷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还是乖乖照做。

    几口袋种子倒完,谷寻推着那台机器往前走,闻鸷亦步亦趋地跟在她身后,漆黑的眼睛转也不转地盯着那台机器。

    他问:“这是什么?”

    谷寻:“简易版的条播机。你没见过吗?”

    闻鸷:“……”

    他还真没见过。

    包括早上那个翻土机也是。

    只不过那东西构造简单,一看就知道是做什么用的,所以他才没问而已。

    “这个要怎么用?”

    谷寻见他一副十分好奇的样子,觉得有些好笑,“不如你自己先猜猜看?”

    闻鸷还真来兴趣了。

    他盯着条播机看了一会儿,又抬头看向她,一脸认真地问:“我可以检查一下吗?”

    谷寻:“当然可以。”

    条播机里已经放了种子,倒是不好再翻过来。闻鸷干脆蹲下去打量,指腹摩挲着机器的角落,眼神格外专注。

    “每根管子是固定好的。”他顿了顿,又发现了其他东西,“这里还有槽轮,槽轮和车轮有连接……”

    话还没说完,他立马反应了过来,“所以是通过车轮驱动开关,使种子沿着这个管子掉进地里?”

    谷寻有些惊讶:“这么快就看出来了?”

    种地讲究细致规整,如果能够确保植物之间的间距保持一致,产量就会更高。

    人工播种难免会有误差,大型机械又没办法在培育室里运行,因此就只能使用这种简易版本的条播机来提高效率了。

    闻鸷:“那前面这几个铁棍是做什么的?”

    谷寻轻咳一声,纠正他的措辞:“什么铁棍,那是滑刀式开沟器,用来开沟导种的。”

    谷寻见他实在好奇,干脆把剩下的部件一一介绍了一遍。

    别看这台条播机长得随意了一些,从开土播种到填土施肥,单靠它一台机器就能搞定,功能十分齐全。

    硬要说缺点的话,这种条播机只适合谷物、蔬菜之类的小型种子的播种,像玉米、棉花之类的就不行了。

    闻鸷:“那为什么不做一个通用的?”

    谷寻闻言哭笑不得,“哪有那么容易。”

    早年基地里耕地稀少,根本用不上农机,后来耕地多了,却是想也买不到了。就连现在这台简易版的条播机都是谷寻自己摸索着做出来的。

    另一方面,不同种子所对应的播种方式也不一样,能够同时满足多种播种方式的复合型农机已经算是十分高级的大型农机了,基地里根本施展不开。

    再说了,她是不想做吗?她是根本就不会做啊!

    见闻鸷蹲在地上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谷寻有些无奈地拽了他一把,“行啦,农机再高级也只是农机而已,就这几亩薄地,没有农机一样可以种——帮我去把架子上的润滑油拿过来,对,就是那个。”

    谷寻看得很开。

    培育室又不是什么大庄园,没必要什么都追求高级机器。她对自己摸索着做出来的这个条播机很满意,虽然不怎么完备,但勉勉强强倒也能用。

    她一边往机器上打油一边说:“要真有机会的话,比起做一台机器,我倒想直接做一台机器人,哪怕帮忙跑跑腿什么的,也算是多了一个劳动力。”

    闻鸷:“……”

    他好像就是这个劳动力。

    他顿了顿,不死心地问:“那你刚才说的,可以种玉米棉花的,是叫什么机器?”

    “叫穴播机,基地的资料库里有记载,你可以登光脑内网查。”谷寻被他这副认真的样子给逗乐了。

    连信号塔那样复杂的工程都能随意改造的人,竟然会对一个简易的农机产生莫大的兴趣。

    还真是稀奇。

    “行啦,这些小型农机都不复杂,你要是有兴趣的话,以后有的是时间让你慢慢研究,赶紧干活吧。”

    她动作麻利地拧上盖子,将油壶一把塞回闻鸷怀里,转身推着条播机下了地。

    ……

    三亩地并不多,再加上四号田休耕,最后可用于实际耕种的面积就更小了。

    即便是这样,谷寻依旧做了细致的土地规划。

    当今时代,大量动植物发生异变,外表功效与原本相差甚远,农作物自然也不例外。

    而谷寻所种植的,是由白草星研究所培育的改良品种。

    从谷寻还没出生开始,研究所的前辈们就致力于土壤研究和农作物的改良,经过他们的多年努力,一代又一代的农作物在人工培育中优胜劣汰,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品种。

    尽管作物的产量与质量都有所下降,但生长周期普遍缩短,环境适应性也增强了不少,除了严冬以外、几乎任何季节都可以种植,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而在这个基础之上,想要尽可能地提高产量,就只能实施套作,利用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了。

    于是谷寻做出了如下规划:

    “一号田种小麦和胡麻。”

    “二号田种玉米和豌豆。”

    二号田和四号田都是去年生产的主力军,原本是应该单独种植苜蓿来固肥的,但考虑到目前二号田的辐射含量比一、三号田都低,谷寻决定先冒险试试。

    豌豆和苜蓿一样,都属于豆类,都有根瘤菌,可以将氮输送回土地里,从而起到固肥养地的作用。

    恰好豌豆和玉米属于相亲作物,搭配起来可以实现双双增产,于是她便敲定了这个组合。

    当然,她馋豌豆苗了也是原因之一。

    “三号田先种小白菜,等过两天小白菜长起来了再种茄子。后期收获了再换种别的蔬菜。”

    闻鸷:“不种土豆了么?”

    谷寻反问:“你还没吃够?”

    闻鸷:……不,已经很够了。

    “土豆这东西好种,等到要屯粮了再种。小麦和玉米都是主食,就是种植周期比其他作物稍微长一点,不过变异后的改良种又要比历史上的作物成熟得快一些,因此不用太担心。”

    “胡麻可以炼油,豌豆可以先吃几茬嫩苗,然后再结豆子;小白菜和茄子也是好东西,一个长得快不挑地,一个种一回能收好几茬,等天冷了就可以炖上一大锅粉条……”

    “总而言之,等这一波全部收获了之后,起码今年冬天之前,我们是不用再吃土豆了!”

    谷寻笑眯眯地说着,仿佛已经从这片光秃秃的土地中闻到了丰收的味道。

    然而就连她自己也没意识到,在提到“冬季”的时候,她用了“我们”这个词。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种星星[星际种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鹿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14章 014-种星星 星际种田,种星星[星际种田],十月阅读并收藏种星星[星际种田]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