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集市贸易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经济形式。永宁卫靠近沿海,这种贸易形式的则更为兴盛。

    永宁卫的集市在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定期举行,在这两天,周边府县和村镇的商贩或肩挑或赶车都会带着货物赶往卫城,场面相当热闹。

    又到了本月十五集市的日子,今日却是和平时有些不同,除了依旧熙熙攘攘的商贩之外,永宁卫的南门多了几个临时搭建的棚子。

    棚子里摆着几张木桌,每张木桌后都坐着两名卫所的军官,棚子旁竖着一块高高的牌子,周围聚集了很多看热闹的百姓,一些官兵维持着周围的秩序。

    一个挑着扁担的货郎掂着脚尖想要看清榜上的内容,无奈身高有限,始终无法看见前面的情况。

    “敢问这位公子,这上面都写了些什么啊?”小贩左右看看,身边正好站着一个头戴四方平定巾的读书人,便开口问道。

    读书人仿佛正在出神,被小贩一唤之下才回过神来。

    “这是永宁卫指挥使司发布的招贤榜,凡是认为自己有一技之长的读书人、或是有手艺傍身的匠户和民户,都可到此处报名,如被卫所选用,便可入卫所军籍,月给饷银五两,米两石!”

    “老天爷,五两银子,我卖货一年也挣不了这么多银钱和粮米啊!”小贩惊叹之余眼睛里冒出艳羡的神色,可是转瞬便化成了满脸的失落。

    “可惜了,我不识字,也没有什么手艺,这好事是落不到我头上了!”

    读书人看着榜文哈哈一笑:“这位小哥倒是不必自轻,这上面倒是也有适合你的!”

    “真的?”小贩的眼里瞬间又燃起了希望。

    读书人点点头,继续看着榜文。

    “榜上说了,如果是军户余丁也可报名,同样加入卫所军籍当军,月给饷银三两,米一石。若日后不幸战死,另发抚恤十两。”

    读书人一字一句的读着榜文,周围的人都在仔细的听。小贩听完之后不禁在心里打起了合计。

    他本身就是永宁卫附近镇海卫的余丁,家中大哥世袭了军户,他便只能做起这货郎的营生,如果真如这榜上所言,可就比他大哥在卫所里给千户大人种那几亩军天强多了。

    “别是骗人的吧!”这是旁边一个黑脸汉子出言说道。

    “不能吧,这上边盖着官府的大印呢,而且我刚看见我家隔壁的王老汉也带着他的小儿子来报名了,当场画押给现银!”

    另一个经常在集市上卖油炸臭豆腐的名叫豆腐张的小贩插嘴道,他已经打算收掉摊子去报名了。

    众人听见豆腐张的话,往棚子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见里面的地上摆着几个木箱,里面全都是白花花的银子,正有几个刚刚画押的年轻人揣着银子喜笑颜开的从里面走出来。

    见此情景,众人赶忙肩摩踵接的涌向了不远处的招贤棚,一个青衣小帽小厮模样的人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小跑几步赶到不远处一个身着圆领大袖衫的青年人身边耳语了几句。

    青年人大概三旬上下,身材虽然算不上高大,但目光炯炯,颊有美髯,神情气度颇为不凡,青年人听到小厮探听的消息,脸上不禁又多出几分若有所思。

    “大人,从开市到现在,报名的军户余丁画押在册的已有一千五百余人,会打铁的匠户和医户也招了五十几人了。”

    湛濯之拿着一叠报名军士的花名册来到杨应乾身边,在来到永宁卫之后,他们兄弟几人便已约定,众人私下以兄弟相称,但若在军中便以官职相称,所以此时湛濯之没有叫杨应乾二哥而是称之为大人。

    听着湛濯之的汇报,杨应乾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样一来用不了多久缺去的兵额便可补满,而且还多了许多的技术兵种。

    只是人员一多,这每月的花费就增多了,自万历年开始,朝廷每年给各卫所的拨款少的可怜,所以卫所的军官想要发财就只能盘剥手下军户的土地成为地主,这也是军户大量逃亡的一个原因。

    现在杨应乾要练兵,就只能自筹军饷,这以后的花费只会越来越多,杨应乾不禁挠了挠头,下个月克里斯的商船应该就到了,得多要些烟草才是,目前想要筹集军费,只能靠这个了。

    这时洪安澜也从招贤棚那边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一个瘦瘦的年轻人,洪安澜走到近前冲杨应乾一抱拳。

    “大人,这个小子非要见你,说想要预支一年的饷银,赶他也不走。”洪安澜一边说着一边没好气的转过头瞪了年轻人一眼,要不是当着杨应乾的面,恐怕早就上手了。

    杨应乾闻言看了看眼前这个年轻人,虽然身型有些瘦弱,但浑身上下似乎充满着力量。

    “你为何要提前预支饷银啊?”杨应乾问道。

    年轻人向杨应乾微微一拱手,不卑不亢的看向杨应乾。

    “小人是火器匠人罗立,听说大人在招人特来投奔,因家中老父缠绵病榻多年,无钱医治,所以想先预支些饷银给老父看病。”

    闻听罗立的自我介绍,杨应乾的耳朵不禁微微一跳。

    “你说,你是火器匠人,火炮可制得?”

    罗立的面上微微一怔,似乎是没有想到杨应乾会问出此话。

    “小人乃是世袭的火器匠户,家父当年便是造炮的好手。只要精铁管够,火炮小人制得,鸟铳小人也制得!不仅能制炮,小人还能使炮!”罗立自豪的说道。

    杨应乾一边听着罗立的话一边压抑着心中的兴奋,这哥们活脱就是一个火炮专家呀,还能兼职干火炮教官。

    当下杨应乾微微一笑看向洪安澜:“安澜,给他一年的饷银!”

    罗立没有想到这件事会如此容易,当下便一脸感激的拜倒,杨应乾伸手将罗立扶起笑着说:“不用谢我,应该谢你这一身的好手艺,假以时日,若你能造出品质上乘的火器,莫说这区区六十两白银,便是再多,我也能给你。”

    看着拿着银两离去的罗立,杨应乾仿佛是看见了一堆行走的火炮和火铳。

    虽然说汤若望他们也可以帮助杨应乾打造火炮,但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无论何时,核心科技还是掌握在自己人的手里才最保险。

    这时,又有一个小厮模样的人来到杨应乾面前:“可是杨应乾杨大人?”

    杨应乾点了点头,不知眼前的这个小厮要干什么,只见小厮拿出一封名帖双手呈到杨应乾面前。

    “我家老爷想要请大人到前方的茶棚一叙,还请大人随小人前往!”

    杨应乾接过小厮递过来的名帖打开,名帖的内容倒没有什么稀奇,只是名帖的主人让杨应乾不禁瞪大了眼睛。

    只见名帖下方端端正正几个蝇头小楷赫然写着:福建承宣布政司南平府知邵武县,袁崇焕……....

章节目录

重振大明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江天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十四章 邵武知县袁崇焕,重振大明朝,十月阅读并收藏重振大明朝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