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军营帐,曹操躺在床上,听着许褚给他汇报五牙大舰上的事情,虽然头痛不止,却是嘴角含笑。



    贾诩叹道:“因北地歌曲而思乡的哀情,变成了因文举公之死而产生的哀情和愤慨,最后变成了对集体士气的鼓舞。北府将军这一招将计就计,当真了得!贾某现在才明白,诸位为何对北府将军如此信任。”



    曹操哈哈大笑:“孤拿八十万大军做赌注,可不就是要让这惫懒的小子多出点力呢!”



    曹操笑了一会儿,又道:“决战的事情如何了?”



    荀攸道:“依那诸葛孔明的定策,明日决战,第一目标就是周瑜的旗舰。江东水军所向披靡,靠的就是旗舰指挥,只要打掉他们的旗舰,任凭他们在水上来去自如,也如群狼无首,一举可以歼灭。”



    “好,很好,小无推荐的这个人,真的不简单。”



    荀攸、贾诩、程昱互相对视,曹孟德以多疑出名,年初赵温征辟曹丕当官,这事情不在他的掌握,他便罢免了赵温,对自己亲生儿子尚且如此。可是对曹无,他竟然能够如此信任,不只让曹无统管全局,还让诸葛亮这么一个新人带兵,仅仅因为他是曹无推荐的人。



    这种信任,跟以往曹操的做事方式完全不一样,就好像丞相曹操转了性子,变成会毫无保留信任一个人的人。



    三位谋士都看的真切,尤其贾诩,心中已将曹无放在了仅次曹操的位置,绝不敢轻易得罪。



    荀攸和程昱则觉得,最近几天,自从见到曹无来,曹操着实温和了许多,身上少了些戾气。



    等商议完决战事宜,曹操想起一事,道:“公达,记一下。”



    荀攸立刻作揖,凝神聆听。



    “侍中守光禄勋郗虑,此人擅长专营,揣摩孤意,捏造污蔑,构陷太中大夫孔文举,孤南下时,并未在意。”



    “现在不需指挥大军,腾出空来。你帮孤拟一份文书,交给文若。着郗虑革职抄家,族中做官者全部革职待审。”



    “审完后,郗虑斩立决,其余族人依罪处置。如今孔北海已经身死,人死而百口莫辩,郗虑既然愿意弹劾他,那就亲自去找他辩论吧。”



    一段话说完,营帐三位谋士都脸上见汗。



    郗虑弹劾孔融一事,他们都是知道的,也知道曹操对孔融多有不满,郗虑乃是迎合曹操,故意做此事。



    然而却没想到,郗虑堂堂侍中,竟然会因这次弹劾,直接被判了死刑。



    三人心中同时浮现一个念头:伴君如伴虎。



    他们刚才想多了,曹操还是那个曹操,多疑善杀,不管是多大的官员,都不要去触他的虎须。



    只有在面对曹无时,他才是温和纵容的。



    “孤累了,你们下去吧。”



    三人倒退出了帐篷,许褚把一卷竹简拿给曹操,上边写的,却是曹无横槊赋诗作的短歌行。



    曹操拿过来,读了一会,叹了口气。



    他的另一只手上,捏着一个字条,上边正是自己打的草稿,赫然也是短歌行。



    只是他自己的短歌行还没写完,曹无就已经当众念出。



    “小无啊,你这首诗,竟然与我不谋而合,当真是天意!”



    他看了又看,叹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作此诗者,实在太合我心意了!”



    ……



    “阿嚏!”



    曹无打了个喷嚏,冬日江边的风分外的冷,曹无站在五牙大舰上,凝望天空。



    这几天连续阴雨,还是第一次晴天,月亮已经隐去,距离太阳升起,大概只剩下两刻钟。



    曹营士兵早已经吃完了饭,这一顿,除了粥饭,还多了不少菜品,众士兵摩拳擦掌,也知道决战的时刻就要到了。



    三艘五牙大舰,摆在阵列最前边,“曹”字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大汉丞相冀州牧行车骑将军曹”的中军大纛高高立在五牙大舰的顶端,江面几里外都看的真切。



    将台上,只有虎痴许褚陪着曹无,许褚道:“小无,天明时,便开战么?”



    曹无笑道:“一切要等等军师判断了。”



    这里的军师,当然指的是诸葛亮。



    黄盖夜袭那日,曹阿三一时生出恻隐之心,救了黄盖,把他丢到敌营,没想到意外发现了敌军众将一起沿着南岸西行。



    私自救走敌军大将,在军中肯定是杀头的罪名,阿三不是军中人,却也知道自己是给自家将军惹了麻烦的。



    她将功补过,追踪上去,当场撞破了对方打算夜渡长江的阴谋。



    曹无和诸葛亮将计就计,把虎豹骑调到那附近巡弋,最终遇见董袭等人上岸。虎豹骑统领曹纯当场击杀董袭,并故意放走糜芳。



    但是曹无却清楚,这里边仍有一个问题。



    那一日,曹操、三大谋士、诸葛亮和他,六个人都想到了这个问题。



    这些日子战斗,对方主将周瑜智计百出,既然周瑜明知道黄盖是曹阿三放回去的,又知道阿三轻功过人,为什么还要明火执仗,毫不避讳的出营勘探地形?



    当时六人都觉得,其中有诈,可是虎豹骑出征,又实打实的击杀了敌军大将董袭,是有收获的。



    周瑜肯定用董袭夜渡的时间做了其他布置,可是他们却不知道对方落子何处。



    什么样的欺诈,需要让董袭牺牲性命?



    曹无唯一能想到的,还是火攻。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赤壁之战的大火,是刻在每个后世人的脑海里的,从三国到盛唐到现代,凡是读书识字的中国人,没有人不知道这场大战。



    火攻,火攻……



    没有连环船,没有黄盖诈降,对方凭什么火攻曹军?



    诸葛亮羽扇纶巾,站在楼船上。



    他的楼船,跟在前方三艘五牙大舰之后,船上打的是荀攸、程昱、贾诩三人的旗号,军令也全部以三人的名义下发。



    曹操是曹军的精神领袖,他的大旗,是稳定士气的定海神针,荀攸则是军队的大脑,行军布阵,都是荀攸下发命令。



    经过了曹无公开露面、横槊赋诗之后,众军对曹操还能坐镇中军深信不疑,诸葛亮的军令,也得以畅通无阻。



    在天亮之前,诸葛亮也在思考周瑜到底做了什么,他不认为自己准备完全,对方还能火攻。



    忽然间,一阵风刮过他的面庞。



    诸葛亮看着飘起的旗帜,瞳孔陡然收缩。



    东风,江面上刮起了东风!



    曹无也眯起眼睛。



    冬季,北方大幅降温,南方降温较少,冷空气从北向南过度,长江流域,多以北风为主。



    曹军驻扎的乌林在长江西北岸,而周瑜驻扎的赤壁在长江东南岸。



    曹军本就是占据上游,又有北风相助,占尽上风。



    可是今天,连日阴雨,湖陆风最终形成了东风。



    曹无道:“天意如此,但我便要破这天意!”



    他抽出佩剑,迎着东风,高举头顶。



    恰在此时,身后的楼船上,传来巨大的鼓声。



    “咚!咚!咚!!”



    每一声,都打在全军士兵的心头。



    这是曹无身后的诸葛亮和他同时下了决定。



    不等天亮了,直接出兵!



    在东风大起之前,歼灭敌军!



    出兵的指令立刻贯彻全军,无数的楼船、艨艟、斗舰齐齐调整帆向。



    无数的士兵站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曹军没有周瑜那样丰富的旗帜语言来指挥,却也有自己的办法。



    这一次,只有满宠等文官留守大营。曹纯的虎豹骑也留守此处,以免装着粮草的大营被偷袭。



    曹军其他诸多将军、校尉,各自统御自己的部队,诸葛亮只需要给将军下指令,将军再根据指令指挥自己的部队,就完成了自上而下的军令。



    蔡瑁、张允、乐进、徐晃、夏侯尚、董昭、杜袭……



    一个个将军接到军令,早就摩拳擦掌的他们立刻出发。



    曹军,数十万人,第一次全军踏上战场!



    目标,赤壁。

章节目录

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含情凝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八十九章 赤壁之战之三,提前出兵,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十月阅读并收藏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