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发网站“废话,韬哥儿大张旗鼓开始收茶叶,随后便造房子,谁都知道和茶叶有关。”

    “可是究竟要怎么做呢?”孟讯完全一头雾水,半晌才疑惑道:“韬哥儿自打上回活过来之后,像变了个人似的,好像开了窍,难不成……这是人常说的…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什么后福,分明就是胡来,学着他那死鬼老爹做善人,把家里的钱财如粪土般糟蹋。听说他要收两三万斤茶叶,那可是上千贯啊,眼下茶价如此低贱,必定是要赔钱的。半数的家产就这么被糟蹋了,真是作孽啊!”

    高氏完全一副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惋惜之情,明明是二房的家业,但仿佛那些钱都是他们的家产一般,见到被人肆意“糟蹋”,便浑身肉疼。

    孟讯也很是不解,他也认为孟韬这是用钱在汉江里打水漂,是在败家!

    “明个便是清明了,扫墓祭祖时你问问……不管怎么说,你都是堂叔,岂能容着侄子胡来,糟践家业?哎呦,那些个钱啊!”高氏嗲声叹息,仿佛身上又掉了一块肉,太疼了……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

    孟韬来到大宋的第二个节气便是清明,不凑巧这天并未下雨,路上扫墓祭祖的人是不是欲断魂,这个不大清楚。

    古人最讲究血脉传承,四时祭扫,血食香火供奉可不能少。按照兴元府的风俗,扫墓祭祖只能由男丁前往,孟韬便是家里唯一的代表。不过孟韬坚持带上老祖母和妹妹一起去,一家子天人永隔,难得有机会“团聚”,何必顾念些许繁文缛节呢?

    孟陈氏拗不过孙子,答应随同前往,但强调上香烧纸钱只能由孟韬动手。兴元府有风俗,女子烧的纸钱,阴间的祖先收不到,祭祀供奉只能由男丁动手,老祖母在底线问题上态度十分坚决。

    管家周叔带了祭品,引着一家三口来到祖坟,偌大的坟地稀稀拉拉埋着几座坟。从上往下,坟茔都是按辈分安葬的,孟韬注意到老爹孟诚的坟茔是在第四代的位置,那么自己应该是第五代。

    孟家是五代宋初才迁居兴元府的,如今才不过八十年时间,竟然繁衍了五辈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效率。也难怪,十几岁成婚生子是普遍现象,可惜孟家却代代单传,人丁一直不旺。

    其实主要是因为此时人的寿命都不长,祖母才五十岁,放在后世尚未退休,这个年代已经被视作行将朽木的晚年了。若不早些婚娶生子,确实会出现后继无人,传承断绝的问题。

    ……

    孟韬按照老祖母的吩咐,在孟家先祖每座坟茔前奉上祭品,上香烧纸,最后来到父亲孟诚和母亲周氏的坟前。

    老爹孟诚战死好水川,连尸骨都没找到,只得建了一座衣冠冢和难产亡故的母亲合葬。孟韬在坟前上香烧纸钱,身后的孟陈氏已经泪流满面,连管家周叔都忍不住落泪,灵儿也跟着开始哭泣。

    他们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孟韬受到感染,情绪也低落了许多。一边烧纸钱,一边低声道:“爹、娘,你们放心好了,儿子会侍奉祖母安享晚年,照顾妹妹长大,将来让她嫁个如意郎君的。”

    也许是巧合,一阵风吹过,烧过的纸灰顿时漫天扬起。孟陈氏和管家周叔笃定地认为,这是孟诚夫妇显灵,亡故的父母听到了孟韬的话,很是欣慰。

    黄泉下的爹娘是否欣慰孟韬不知道,但老祖母欣慰倒是真的,偶然的巧合对她却是一种莫大的心灵慰藉。今天,她终于可以从儿子死去的阴霾里走出来,因为她有一个懂事的,能够承担家业和期望的好孙儿。

    孟灵儿上前拉着哥哥的手,乖巧地给爹娘磕头,孟陈氏看到这一幕,老泪纵横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虽说有些煽情,却也是个美好的时刻。然而总有人在不合时宜的时间恰好出现,说出不合时宜的话来坏人心情。

    “韬哥儿,侍奉祖母抚养妹妹是应该的,可你不能胡来啊!”长房嫡孙孟讯姗姗来迟,身后跟着妻子高氏和他家十岁的胖儿子孟韫。

    “堂叔,姑且叫你一声堂叔,我怎么胡来了?我家的事情你管不着。”孟韬见到他便气不打一处来,尤其是看到妹妹下意识往自己身后躲,心里更是怒火升腾。但今日的场合,显然不适合吵架或者冲突。再说了,吵几句嘴能算报仇雪恨?来日方长,有的是机会。

    孟讯大声道:“什么我管不着?我好歹是你堂叔,是孟氏族长,看着侄子胡来,我若不过问一声怎么行?我没那么冷漠。”

    “你什么时候不冷漠了?”孟韬冷笑一声:“不劳费心……今天是清明,当着祖宗的面,我姑且敬你是堂叔,不想多说什么。”

    “你…!”孟讯大为恼怒,看来所料不错,孟韬确实变了,以前那个柔弱不堪的呆小子哪敢和自己顶嘴?

    高氏快步而上,讥讽道:“韬哥儿,别不识好人心,你在院子里捣鼓了几天,便又是收茶,又是大兴土木的,如此耗费钱财,稍有不慎是要败家毁业的。你还年轻,很多事情不懂,还是让你叔父去看一眼,帮你拿个主意,切莫轻率妄为。”

    哼,看一眼?长房两口子突然一片好心?鬼才相信。分明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孟韬尚未表态,祖母孟陈氏已然大为光火,家里东厢房的小院里,而今可是孟家最大的机密。砖茶她看过了,好东西!据孟韬讲,那是他爹孟诚当年想出的法子,曾经私下叮嘱过他配方。

    孟陈氏完全相信,原本还顾虑孙子贸然而为会失败,眼下是一百个放心。儿子孟诚当年在茶叶一道浸润多年,经验丰富,有此妙法不足为奇。可惜他英年早逝,来不及实现,不过万幸是将法子传给了孟韬。

    自古以来秘方都是传男不传女,儿子没有告诉自己,她一点都不生气,反而认为是天经地义。所以她也不过问孙子,更容许古灵精怪,满心好奇的灵儿踏足东厢房。

    而今能进小院的只有阿旺和张瘸子,阿旺是管家周叔和周婶的儿子,二房的家生子;张瘸子也是受孟家恩惠多年,忠心耿耿的老人,完全信得过。

    孙子孟韬说了,其他的步骤没什么秘密可言,唯独炒茶时加的汁液是自己单独调制的,配方再无第二人知晓。

    就应该这样,秘方好好收着,绝不外泄,将来好传给重孙子。至于其他人,凭什么让你知晓?尤其是不安好心孟讯,想去窥探?没门!

    “不劳费心!”孟陈氏冷冷撂下一句话,拉起孙子和孙女的手,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

    ……

    ps:关于砖茶的制作方法,南辕并不清楚,资料来源于网络,若有不妥之处,请见谅!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章节目录

宋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南辕北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九章 不劳费心-宋威龙微博,宋威,十月阅读并收藏宋威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