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佛寺座落在一座并不高大的孤山之上,透过一片花红柳绿之间,隐隐可以看到一座占地只有一亩大小的寺庙,只从外墙上看,这座寺庙已经历了许多年月,墙壁上虽说风吹雨淋的留下了道道岁月的痕迹,却并不破败。

    此时虽说已到了太阳将近落山之时,但寺庙的大门依然有大批的善男信女进进出出,显的好不热闹。

    玉佛寺是方圆千里内香火最为鼎盛的寺庙,对,的确是最鼎盛,没有之一——因为方圆几千里之内除了玉佛寺,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寺庙。

    当地人只要提起这玉佛寺无不竖起大拇指,接着一脸鄙视的说一声“奇葩”。

    为何会有这样的说法呢?这原因有二。

    其一,天下间寺庙中的佛像莫不是泥塑金装,而这玉佛寺呢,寺庙中所供的佛像居然是用一大块晶莹无睱的美玉所雕,按理说这出家人应该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姿态站在世人面前,哪怕就是装也要装个样子出来。

    但这玉佛寺却与世间其它的寺庙大相径庭,不只是庙中所供的佛像是美玉所雕,就连饮食也开了佛门的先河,一般来说,寺庙内的饭食多为粗荼淡饭,青菜素斋,而这玉佛寺中却是锦衣玉食、大鱼大肉。

    若上面的看作是独立特行的话,那么,其二才是真正的奇葩之处。

    世间所有寺庙的方丈、主持等等都是一副有道高僧的样子,而这玉佛寺的主持却是一名极其美丽妖娆的女子,但无论是谁提起这玉佛寺的住持时,无不嘴角挂着微笑,似对着玉佛寺有女主持这回事已见怪不怪。

    话说玉佛寺的这位女主持,虽说年龄不大,但她的出现却极富传奇色彩,这位女主持曾经是山下某位大户人家大少爷的末房小妾,据说早些年这位大少爷对这位小妾宠爱有加,但这位小妾却耐何身体赢弱、无福消受。

    这位小妾常年到头疾病缠身,也不知花了多少银子,看了多少名医,不只是不见好转,反而身子骨一天比一天的消瘦下去,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从一个如花似玉的美人儿变成了病怏怏、憔悴不堪的病妇。

    而这大户的这位大少爷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以前在位小妾没生病前,明光照人之时的那种态度急转而下,看见这位小妾极为厌倦,不是打便是骂。

    这位昔日明光照人、极受宠爱的小妾在大少的百般虐待中眼见不活,而这位大少看到小妾这副要死不活的样子,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直接让下人用席子将这位病重的美人儿拖出去扔到了山林间,他自生自灭。

    俗话说的好,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也有句话叫做人有旦夕祸褔,这话一点也不假,就说这位大少爷,在将小妾丢到山上后没几天便一在夜里一命呜呼。

    据查验过大少爷尸体的郎中医师所说,这位大少爷是在极度兴奋中死去,至于这位大少到底遇到了什么样的事情让他能够兴奋的死去,那就只有大少爷自己知道,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而那位病的即将死去的小妾在被大少爷送去山上后没几天却又神彩熠熠的走下山来,容颜不但恢复了往日的俏丽,反而美丽更胜往日一筹。

    而这位恢复了容颜的美人儿在山下听到大少爷暴毙的事情后,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多说什么。

    就在女子下山后的第二天,她便当众宣布:因她自己久病成医,在过去一年间对于岐黄之术颇有些心得,所以决定悬壸济世,普济世人,对于穷苦之人不只是免费医治,而且还赠送药石。

    一时间,街头巷尾,无论男女均对这女子交口称赞,更是有人私下说起这女子时一口一个活菩萨,就这样,这女子的名气一天天的大了起来。

    话说玉佛寺自多年前便一天天衰败了下去,不要说香油供奉了,就连上门烧香的信徒都越来越少,庙内的这群好吃懒做的佛家弟子连温饱都成了问题,不少和尚实在待不下却便下山的下山,去别的寺庙挂单的挂单,更有甚者下山做起了拦路打劫的买卖。

    庙中的长老和老一辈的和尚看着众佛家弟子成了如此模样,哪里还有一点出家人的样子,不由的心中暗暗着急,而那悬壸济世女子的消息就在这时传到了几位长老的耳中,这几位长老经过一番合计之后,便将这女子请上了山。

    话说玉佛寺请这女菩萨上山那天,也是山下小城中这几年来的最大一宗盛事,玉佛寺中几十号生的白白胖胖的大和尚敲锣打鼓,披红戴绿地用八抬大轿将这位女菩萨请上山,做了玉佛寺自建成以来的第一位女主持。

    而这位女主持则自己给自己取了个道号,叫做妙莲居士。

    自这妙莲居士做了主持之后,玉佛寺的所做所为让人越看越不像出家之人,一改往日修身养性的做法,凡事都做的高调了起来,衣关奢华了起来,饮食也改的精美了,就连出家人奉若神明的金仙也换成了玉佛。

    而玉佛寺因为有这样一位绝色的女主持而变的声名远扬了起来,由此玉佛寺的香客一天比一天多,但其中到底有多少是抱着虔诚之心前来礼佛的,又有多少是为一睹女主持的芳颜而来,那就不得而知。

    只是江湖传闻中玉佛寺里因争风吃醋纵容家丁或手下打斗的人每天都会发生多起,而玉佛寺每天的疗伤卖药便成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话说这人世间,有人的地方必然就有竟争,就连这号称超然物外、跳出凡尘、方外之人的佛道两家也不例外。

    就在妙莲居士成为玉佛寺主持没多长时间后,距离玉佛寺不到十里外的一座道观——青风观再也不能平静下去。

    以前玉佛寺还在衰落之时,青风观里的道长们,凭着一手捉鬼驱邪的把戏还能从自民间得到一些数量不菲的供奉,自从那叫做妙莲的女子入主玉佛寺做了主持以后,这一切都变了。

    以前被他们嘲笑、见到他们后总是一副畏畏缩缩的那帮秃驴,现在见了他们的态度完全变了样,只看那帮秃驴见到这群道士后,斜着一双眼睛,用眼角的余光看着他们,嘴里不阴不阳的叫一声“牛鼻子!”

    每每听到这样的称呼,这些道士都想冲上去对着那群和尚一阵脚打拳踢,将对方揍个满面桃花开,但看到和尚身上的装备时还是忍住了这种冲动。

    那群花花和尚今时不同往日,就连身上的戒刀也生生跃上了几个台阶。

    无论是和尚还是道士,在没有得道成仙或者肉身成佛之前都还是凡人,而像他们这种不会任何修为,只懂得一点粗浅武艺的凡夫俗子比谁都清楚一件好武器在与人放对中是多么占有优势的一件事(当然,修真界也一样。)!

    而武器上的差异就是让这群道士放弃械斗的原因,当然,这些都是小事。

    最重要的事情便是道观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艰难,以前青风观里每日还有人前来寻仙问药、请这些道长出手去办一些无法解释的事情,自从妙莲入主玉佛寺以后,这一切都变了,来青风观供奉的人变的一天比一天少。

    面对这样的问题,青风观的观主灵机一动,也想出来了个办法,于是青风观里便多出了一项业务——寻卜问卦,而主手这个新增业务的人名卜卦子,至于这人到底什么来历,青风观却与玉佛寺的作法恰恰相反。

    所有道士那叫一个守口如瓶,无论谁问起,他们都是自由莫测高深的一笑,神秘兮兮的开口道:“卜仙师那可是真仙下凡!”至于这位卜仙师真的是不是真仙下凡,那就只有青风观的人与卜仙师自己知道。

    更为神秘的是,这位卜仙师到底长的什么样,根本就没人看到过真面目,那位卜仙师从来都是一顶大大的斗笠由头上遮下,就这样还不放心,生怕有人看出真面目似的,脸上蒙着一张厚厚的黑纱,黑纱上只留出了一双眼睛。

    就这样,这一间寺庙,一座道观,一僧一道两家在这方圆只有几千里的小岛之上针锋相对的打起了擂台赛,两家可谓是绝招尽出,一家卜卦算命,一家岐黄救世,可谓是各有特色,却又是各自竟争。

    话说这日,玉佛寺的后院内,一身淡紫色衣裙的妙莲居士正在一丛花花草草中温步,一双眼睛虽说看着身边的花花草草,但脸上却分明写着异样。

    妙莲居士走了几步之后停了下来,抖了抖衣袖,露出一截皓白的手腕,皓腕之上一只雪白的手掌上如葱的玉指掐算了起来,随着他手指掐算的动作,一双眼睛慢慢的闭了起来,掐算了一阵,他停了下来。

    当她的眼睛再睁开时射出两道精芒,那两道精芒有若实质,吞吐不定,艳红的嘴唇动了动,却没有出声,在那里呆呆的站立了一阵之后,她突然转身向着后面的房间走去。

章节目录

修真风云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秋无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百三十九章 玉佛寺,修真风云志,十月阅读并收藏修真风云志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