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折剑山庄不远的崇山峻岭之间,一条大河滚滚东流,河南岸有一处较为平缓的山坡,延伸到半空又陡然向上直冲云霄,山顶终年云雾缭绕。

    坡上翠竹成行,林间山鸟啾啾,水声潺潺,此时一缕霞光穿透云层,照耀在溪畔青石之上,连这死物都仿佛被它唤醒了一般。

    朝云观就若隐若现于这片树林中,虽然没有折剑山庄那般的一览众山小,却更为云深不知处。

    虽说是道观,观里却没有什么高大辉煌的建筑,也没有多少巍峨耸立的神像,和江陵城的太济观迥然不同,只是就地取材地建了一栋栋竹舍竹亭,偶有几处石桌石椅,依山势起伏星罗棋布,几乎完全与山林融为一体。

    各屋舍之间皆有小路相连,逢险要处则以翠竹铺就悬道。时而曲径通幽,时而豁然开朗,蓦然回首间,初日从远方的层峦叠翠间冉冉升起,别有一番壮观瑰丽。

    此情此景,就连素来对寄情山水兴致缺缺的龙溟也不得不承认,千百年来文人雅客为之挥毫泼墨无限向往的归老山林,确有几分迷人之处。不过,在他看来却更是——“山河如此壮阔,无怪乎从古至今不计其数的英雄豪杰为之毕生求索、征战不休。”

    凌波淡淡一笑:“江山常易主,山河永如故。人生不过百年,能做得自己的主人已是不易,何苦强求这无限江山?”

    龙溟的脚步顿了顿,感慨道:“若如道长所说,人生苦短,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什么王侯将相,什么一统江山,都不过一场虚妄么……”

    片刻沉默间,视线忽然豁然开朗。龙溟停步回首,茫茫云海间,一轮红日正从陡峭狭窄的山岬间穿过,带着火一般鲜红的颜色。他不由自主地伸出手,仿佛要抓住那红日一般,仿佛就在他渐渐合上的掌心中,燃烧着照耀古今的光和热。然而只消一瞬,红日再度隐匿到群山之中,带走了四周刹那突现的光明,惟剩天边红霞,依旧似真似幻地燃烧着。

    张开手,依然空空如也。

    半晌,龙溟摇了摇头,既是对凌波说,也在对自己说:“江山或许不需要主人,但万民却未必。那些将生死荣辱托付的人,却不是能因一句‘吾生而有涯’就能置之不理的。”他说这话的时候,语调渐转铿锵,眼中再度燃起了火光,“有明主,方有太平天下、盛世荣华。”

    凌波怔怔地看着他,猛然想起初见时分从他身上感受到的那一种令人震颤的力量,只是后来一路相处,他总是谦和地微笑着,让她几乎忘了初时的印象。直到那一晚,当他直面对上罡斩师伯——那是猎人面对猎物时步步紧逼的姿态,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强势;直到现在,当他谈起天下——那是一种“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的蓬勃生机与勃勃野心。

    师父总对她说,“世人诸多伪装,惟有不被外物所惑,方能去伪存真,这也与《南华武经》外一篇的精要所在有异曲同工之处。”可她却总勘不破这些真真假假的谜团。

    龙溟见她垂首不语,饶有兴致地问道:“道长似乎颇有异议?我曾听闻道门讲究无为之治,‘为无为,则无不治。’那么以道长所见,万民是不需要什么所谓的明主了?”

    凌波一怔,刚想点头,迟疑了一下,又微微皱眉,脸上露出有些茫然的表情,若按经典,多半是如此;可若是如此,她又在做什么呢?既然天下并不需要明君贤臣,那又为何要她寻找能将天下托付之人呢?凌波想不出答案,不答反问:“听公子话意,当是志在天下了?”

    龙溟笑了笑,四两拨千斤地回道:“如今聚集在这折剑山庄的,谁人不是为了天下苍生而来?”

    凌波笑而不言,没有澄清也没再追问。言语最是虚幻,人若不欲言,何必勉强?

    两人一时无话。越往上行,雾气越浓,道路也越险,竹径狭窄处不及一掌宽,颤颤巍巍地嵌在山崖之上。然而两人却仍似在平地闲庭信步一般,只见两道背影沿着绿竹幽径悠然入云端。

    龙溟不由问道:“如此一路行来,已有许久不见行人、亦无屋舍,这路又是为何而存在?”

    一向有问必答的凌波却卖起了关子,不答反问:“公子想一探究竟,还是就此回返?”

    还未等龙溟回答,两人转出一个山坳,眼前忽然道路断绝,惟余万仞绝壁,只在崖壁上凿出几处凹陷,一字向上,两相间隔皆不下一丈,更兼之云雾缭绕,视线不明,轻功不佳者或者勇气不足者,只能顿足不前,望洋兴叹。

    凌波停下步子,询问地看向龙溟。

    龙溟一挑眉,静静地凝视着若隐若现的绝壁顶端,良久,忽然兴味盎然地一笑,带着一丝桀骜:“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语毕,已纵身跃入云雾之中。

    凌波似乎并不感到意外,脸上的神情不知是喜是忧,是赞是叹。

章节目录

乱世英雄之一衣带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静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章十五 仙迹灵踪(1),乱世英雄之一衣带水,十月阅读并收藏乱世英雄之一衣带水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