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到东都洛阳投军开始,差不多辛苦劳累了两个月的时间,一直到了弘农大战结束后,劳苦命的可怜小正太陈应良才总算是得到了休息时间,可以安安心心的躲在弘农城里陪着卫玄老顽固喝酒吃肉,逍遥自在的接收一个接一个捷报喜报。★手机看小说登录雲來閣m.★

    确实可以逍遥自在了,靠卑鄙诡计加一点运气,生擒活捉到了杨玄感和李子雄两大罪魁祸首后,杨积善和李密等叛军大将虽然在逃,杨玄挺也还领着四千多叛军精锐盘踞在弘农以西的险要之处,可是已经无所谓了,种种迹象表明,不管是杨玄挺还是杨积善,明显都没有他们的大哥杨玄感那样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叛军主力在弘农大败之后,败兵队伍再没有任何集结成军的迹象,崤函道内到处都是乱糟糟的叛军游兵散勇,不要说好歹也算是正规军的刘长恭队伍了,就是弘农、桃林和陕县的乡兵都可以轻松随意的虐待收拾他们。

    还有弘农以西的杨玄挺这边,正常情况下,那怕是报国军也没把握与杨玄挺麾下的四千多叛军绝对精锐正面抗衡,可是擅长攻心战的陈应良和杨智积利用百姓、战俘等各种渠道把杨玄感被俘的消息送进杨玄挺军中,杨玄挺麾下的精锐之师很快就变成了一盘散沙,杨玄挺一度率军回师来救兄长,可是军队还没赶到弘农城下,四千多军队就已经跑了将近三分之一,根本不用隋军队伍出手,士气低落到了极点的杨玄挺军就彻底失去了战斗力。

    叛军队伍想不土崩瓦解也不行了,杨玄感和李子雄双双被俘,目前还在成长期的李密下落不明,有勇无谋的杨玄挺和杨积善根本就挑不起杨玄感留下的重担,凝聚力彻底丧失殆尽,而更要命的是,因为隋军队伍乘胜一脚踹了叛军营地的缘故,叛军的粮草军需也被隋军缴获和焚毁一空,连饭都没得吃了,叛军队伍再想重整旗鼓,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了。

    大局已定,陈应良自然用不着再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去率军作战,同时已经在平叛大战中出够了风头和捞足了功劳的陈应良也必须得卖些人情给友军队伍,征得卫玄与杨智积的同意后,陈应良干脆把扫尾工作全部交给了刘长恭的队伍和左武卫残余军队,让他们去扫荡残敌捞取战功,连番激战后已经只剩下六百多人的报国军队伍则留在了弘农城里休整休息,顺带着看管杨玄感和李子雄这两个最大的战利品。

    到了打顺风仗的时候,刘大将军的麾下队伍总是发挥异常出色,卫玄麾下的左武卫残余队伍也差不到那里,与刘大将军联手斩获颇丰,先后几次打败已经兵无战心的杨玄挺队伍,杀敌俘敌过千,杨玄挺队伍逃亡严重,最后干脆连杨玄挺本人也在夜间不知所踪,四千多精锐队伍楞是被刘大将军麾下的老兵油子打得全军覆没。

    还有陕县、桃林和渑池方面也是频传喜讯,尤其是渑池方面,逃进了渑池城中苟延残喘的斛斯万善和庞玉等大兴文武得知了弘农大捷的消息后,马上带着残余队伍出城西进,迎头痛击尚未逃出崤函道的叛军败兵,在叛军的残兵败将身上很是刷到了不少功劳,也抓获了几个够分量的叛军俘虏,又为卫玄老顽固挽回了不少颜面。而随着隋军三大主力进入崤函道,杨u201

    2000

    d

    “还有什么目的?”陈应良赶紧问道。

    “把你的功劳宣传出去,免得被别人抢了。”卫老顽固冷冷答道:“他亲手写塘报向樊子盖报喜,你是樊子盖老不死破格任用的人,自然会立即上表向皇帝陛下报喜和为你请功,皇帝陛下知道了是你亲手抓到了杨玄感,这个盖世奇功其他人再怎么抢也抢不走了,这下懂了吧?小家伙,蔡王殿下对你的苦心眷顾,你可别不懂领情知恩。”

    这次换陈应良沉默了,听了卫玄的这番解释后,陈应良才突然明白杨智积确实很够意思,如果不是杨智积立即用塘报把自己的盖世奇功宣传出去,交到了绝对可靠的樊子盖手里,那么不要说即将赶到弘农的隋军主力大将可能把自己的功劳抢走,就是眼前这个卫玄老顽固也有可能下这个黑手,把自己生擒杨玄感的盖世奇功彻底抢光。想到这点,又想到了历史上杨智积临死时那句‘吾今日始知得保首领没于地’,陈应良难免对杨智积充满了同情——这个有真才实学又有责任心的大隋蔡王,确实不容易啊。

    和卫玄预料的一样,尽管心有不甘,但是在木已成舟的情况下,宇文述等人还是没敢打抢功抢战俘的坏主意,没有争先恐后的赶来弘农接收战果。同时因为战局已成定势,不想让军队白白辛苦的宇文述和屈突通干脆连崤函道都没进,直接就屯驻在了崤函道以东的开阔地带休整队伍。惟有着急亲手收拾不孝子的来护儿带着右翊卫主力,会同裴弘策队伍杀进了崤函道参与注定没什么好彩头的扫尾战事,可惜来护儿还是晚了一步,等他找到不孝子来渊时,来渊都已经被左武卫的残部抓进了渑池城关押,然后来护儿也只能毒打一顿不孝子出气,并且接受裴弘策的好心劝阻没有亲手宰了这个不孝子,以免又背上杀人灭口的嫌疑。

    至此,历时两月的杨玄感叛乱终于彻底平定,罪魁祸首的杨玄感和大隋军队的头号败类李子雄一起被生擒活捉,杨玄感的两个弟弟杨玄挺和杨积善不知所踪,陈应良唯一忌惮的李密也是人间蒸发,不知道是死在乱军之中,还是隐姓埋名逃亡他乡,四十几个投奔杨玄感的纨绔子弟几乎全部被擒被杀,只有少数失踪,颠峰时期曾经达到十余万人的叛军队伍则全军覆没,降者超过两万,余者不是被杀,就是逃亡他乡,没有一兵一卒继续负隅顽抗。

    平叛大战胜利结束,下一步怎么善后却谁也不知道,必须要等集毁誉一身的光辉于一身的隋炀帝亲自下旨才会知道,原本樊子盖打算命令陈应良和刘长恭将杨玄感押回洛阳关押,可是考虑到卫玄在弘农大战中出了不少力,还有卫玄这次在平叛大战中前期输得太惨,再把生擒杨玄感的功劳全部抢走太对不起老朋友,人品还算过得去的樊子盖左思右想,还是很讲义气的命令陈应良和刘长恭原地待命,等待隋炀帝的旨意到达,以便卫玄多少也分一些功劳,挽回一些他已经丢得差不多的颜面和声誉。

    投桃报李,这次很对不起老朋友的卫玄得知了樊子盖的命令后,立即就明白老朋友还是讲交情的,感激和感动之下,为了报答老朋友的好意,在等待隋炀帝旨意的同时,卫玄在暗中自然也做了不少工作,准备着好好报答老朋友一把。

    百无聊赖的等了十几天时间,隋炀帝的旨意终于到达,让樊子盖和卫玄两大土皇帝颇有些意外,素来喜欢游山玩水的隋炀帝竟然难得想到了回家一次,诏命卫玄和刘长恭将杨玄感、李子雄押到大兴关押,等待隋炀帝回到大兴亲自处理,同时隋炀帝的圣旨中还点名道姓的提到了陈应良和报国军,要求陈应良和报国军同到大兴迎侯圣驾,以便造福万世留骂名于己身的隋u5e7

    1000

    6不知道应良的名字。”

    “为什么?”杨智积有些糊涂了,好奇问道:“卫留守为什么要封锁这个消息?”

    “当然是因为这个小家伙了。”卫玄拍拍陈应良的脑袋,微笑说道:“老夫答应过他一件事,为了兑现承诺,报答这小家伙对老夫和大兴将士的恩情,老夫当然不会给人事前知情和提前准备的机会。”

    陈应良和杨智积何等奸诈,卫玄都把话说到这地步了,陈应良和杨智积那还有不明白的道理?感激之下,陈应良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了,杨智积却是犹豫了一下,然后才微笑说道:“卫留守,为了替应良出口恶气,何必故意把事闹这么大?”

    “不只是给小家伙出口恶气,也是给老夫自己出一口恶气。”卫玄表情固执,冷哼道:“如果不是那个嫌贫爱富的狗东西,应良这小子还能便宜了樊子盖那个老不死?老夫这次东出潼关,又何至于输得这么惨?”

    杨智积苦笑了,暗叹道:“可怜的家伙,看来卫老顽固是铁了心拿你当出气筒,让你背黑锅了。反正你是自作自受,本王犯不着为你开罪卫老头、樊老头和闻喜裴氏,就懒得管了,你自求多福吧。”

    暗叹过后,杨智积又转向了陈应良,轻笑着说道:“应良,本王知道你肯定是满肚子怨气,也不想阻止你出气,本王只想提醒你一句,得饶人处且饶人,你现在还年轻,得为你自己的将来打算。”

    “多谢殿下指点。”陈应良也知道杨智积对是自己是一番好意,便也恭敬行礼道谢。

    “没事,到时候恶人老夫来做,用不着这小家伙得罪人。”卫老顽固一挥手,又说道:“事就这么定了,应良你下去准备一下,明天我们就出发回大兴,没什么的事话,就散了吧。”

    “卫留守,蔡王殿下,等等,还有一件事。”陈应良赶紧开口。

    \

    b16

    u3000 “什么事?说。”卫玄眼皮都没眨一下。

    “这……。”陈应良表情十分尴尬,道:“晚辈说了,卫留守和蔡王殿下你们可别笑——晚辈,想向你们借点钱。”

    “借钱?借钱干什么?”卫玄和杨智积都楞住了。

    “路费,生活费。”陈应良表情更尴尬了,苦笑说道:“不瞒你们说,我当初从大兴到洛阳投军,是变卖了父母给我留下的订亲信物当路费,两个多月了,那点钱早用光了,裴叔父只到了渑池就被召回了洛阳,一直没有给我发俸禄,樊留守给我的赏赐,也全部被我分给了报国军将士,所以我现在穷得是连嚼谷都没有了,单独回大兴的话,不向你们借点钱就不行了。”

    杨智积和卫玄对视一笑,然后异口同声的说道:“不借!让你这小家伙饿着肚子回家!”

    “让晚辈饿着肚子回家倒没什么。”陈应良哭丧着脸说道:“可是晚辈到了家里,也是直接饿死的命,不瞒你们说,晚辈离开大兴的前几个月,都是到菜场里拣人家不要的菜叶子熬粥喝啊。”

章节目录

隋末我为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吴老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六十八章 借钱回家-隋末弃少 小说,隋末我为王,十月阅读并收藏隋末我为王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