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七流

    在李东伟的催促之下,  许宣终于赶在这学期结束前,完成并发表了论文。

    这篇论文刊登于aps美国生理学会旗下期刊《生物化学杂志》上,其影响因子足足有12.3!是当之无愧的sci一区期刊。

    自从论文过稿后,  许宣感觉在学校里走路都带风。

    李东伟对他的态度,  也顿时好转不少。

    花钱多没关系,  就怕拿不出成绩;但如果有成绩了,  花钱多就多吧。

    果然人都是需要压力才能蜕变,  若不是乔御在后面风刀霜剑严相逼,  他还真没办法梅花香自苦寒来呢!

    许宣觉得,  自己一定要去感谢乔御一番。

    所以在学校图书馆内与乔御“不期而遇”的时候,乔御被他叫住了。

    这个“不期而遇”是一定要打引号的。

    大学图书馆的主要受众,  还是大学生。

    等升级成为研究生,  主要任务就会从学习知识变成创造知识。

    文史类研究生还会常来逛逛,  但理工科,  就很难说了——毕竟图书馆的期刊获取速度相对落后不少,而做科研,比其他任何行业都在乎时效性和创新性。

    更重要的是,  各个实验室内完全有自己获取论文的渠道,不需要来图书馆淘金。

    由此可见,学校图书馆连研究生都吸引不了,更别说许教授了。

    反倒是乔御,每天早上6点起床后,  7点20到8点雷打不动,  在图书馆待着,从入校开始,  出勤率常年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学校的论坛里整理的有乔御出行时间表。每天都有许多人等待偶遇。

    许宣拿着两本厚重的专业书,在乔御面前入座,  面带微笑说道:“乔御同学,好巧。”

    乔御附近的座位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

    被许教授强行征用位置的某化学专业大三考研狗敢怒不敢言,只能愤然离去。

    乔御抬起眼皮子,扫了他一眼,也挂上了笑容:“您好。”

    许宣脸上的笑容掩盖不住:“说来惭愧,从上学期开始,就听说了你的实验,然而大家同在一个学校,也没机会交流一二。”

    “确实如此。”乔御轻飘飘地把太极打了回去,表情十分诚挚,“早闻许教授1年多以前就开始在李院士的带领下做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我们都做同一个课题,又在同一所大学,自然该多沟通,共同为攻克这一世界性难题做贡献。”

    “……”

    妈的,怎么这么伟光正?他是来看这个的吗?

    许宣:“说起来,我们实验室这个月才发表了新论文,被《生物化学杂志》采用。”

    他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拿出了论文册,递到了乔御的手上。

    乔御看了眼标题,果然是和gpi-80分泌蛋白对hscs的阻断作用有关的学术论文。

    怕乔御不了解,许宣还特地补充:“这是影响因子超过12的aps期刊,在sci内位于一区。这篇大概也就相当于三篇sci二区论文吧。要是早个10年,多发几篇sci一区论文,还能进院士候选呢。”

    当初,李东伟就是这么评上院士的。

    基因实验室发表过2篇sci二区论文。

    在短短一学期内,能做到如此地步,已经是成绩斐然。

    如今,许宣和张开伟都在评正教授职称。

    这篇论文无疑像是及时雨,给许宣加重了晋升的筹码。

    他脸上的骄傲如此显而易见,若非乔御经过专业训练,这种情况下可能已经开始笑了。

    乔御的唇抿起,声音压低了几度:“许教授,这好像是我们实验室的课题。”

    许教授的笑容不禁愈发灿烂。

    “谁先做出来,那就是谁的实验。你呀,还是太年轻。说起来,王小明也毕业答辩了,正好我马上要升正教授,到时候可以当博导,他借给你们用这么久,也差不多了。”

    许宣理了理自己的衣服,起身:“我呢,还要去实验室,只能先失陪一下。有空常联系,我毕竟是你的老师,能帮忙一定会帮的。”

    说完,他扬长而去,连背影都透露着欢喜的气息。

    乔御坐在原地没动,一目十行地看完了他的论文,然后微微一笑,丢进了垃圾桶。

    正是因为王小明快毕业,乔御琢磨好时间,在一周前,就给学术期刊投了稿……

    “算算时间,应该进入了同行匿名审核阶段了吧。”

    *

    基因实验室忍辱负重2个月,终于熬到了王小明快毕业,而许宣又发表了论文。

    论文是早就写好的,为了精益求精,特地修改了许多回,凝聚了乔御无数心血。

    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是cns其中的一个。

    就像国内top  2不分上下一样,cns的排名,也没什么先后顺序。

    这种顶级期刊采用的论文,不仅要求学术成果领先全世界,还要求论文作者有一定的文字功底,能让稍显枯燥的论文变得简单有趣。这是csn面向大众的科普性质决定的。

    十几年前,在cns正刊上发表一篇论文,都能直接进入院士候选。

    在现在,有些985、211院校,从成立以来,也没有一篇cns能让自己贴金。

    乔御思考了许久,用商量的语气说:“我们的论文就投《science》,吧?”

    在实验室内工作久了,大家其实都清楚,乔总虽然用商量的语气说话,但实际上根本就是通知。

    他是彻头彻尾的科研暴君,有能力的同时也独断专行。

    论文的一作和通讯作者都是乔御。

    等日后他成了泰斗级人物,不需要cns的论文给自己脸上贴金的时候,他不介意让旗下科研狗跟着沾光。

    但是现在,他离泰山北斗还差一个华北平原的距离,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座小丘陵,只能稍微吝啬一下了。

    不过实验室内的其他人,是不会有意见的。

    要不是乔御,他们这辈子都摸不到cns的门槛。

    乔御扫视一圈,满意地点点头。

    很好,没有人反对。

    其实这篇论文,投稿《cell》更合适。

    造血干细胞,名字就带着cell这个词。

    《细胞》成立于1974年,比《科学》和《自然》晚了接近100年。

    上个世纪,生物领域异军突起,让《细胞》成为了世界顶级的学术期刊。

    乔御投《科学》的原因很简单。

    因为《科学》是周刊。其他要么是月刊,要么是半月刊  ,周期太长。

    一想到隔壁实验室晚上睡觉都要笑醒,乔御就很不爽。

    生物科学也是科学,乔御觉得投稿《science》非常合适。

    没有人反驳,但是王小明却十分忐忑:“能过吗?”

    cns正刊论文,是所有科研狗的梦想。

    如果没有国外实验室的帮助,其实对于国内大多数学者来说,在cns上发表论文,难度不亚于坐上飞船去月球。

    乔御的回答掷地有声:“能。”

    -

    查理米歇尔选择用手磨咖啡开启自己美好的一天。

    身为伯克利大学生物系主任、世界顶尖学者,学校给了他很多特权。比如允许周一早上不参加周会。

    苦咖啡配上来自俄国的大列巴,很难吃,但是能让米歇尔提醒自己不要耽于享乐。

    他来到了电脑前,决定列出这周的工作计划。

    米歇尔刚打开笔记本,就发现屏幕右下角弹出了邮箱提醒。

    “《science》编辑部?”

    这种期刊编辑部给他发消息,显然不是为了约稿。

    那就只剩审稿了。

    这样的话,米歇尔可就不困了。

    他摩拳擦掌地打开邮箱,下载邮箱里的附件。

    标题:长期稳定的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方式。

    米歇尔下意识地啜起咖啡。

    伯克利大学内部也有位威尔逊教授,在做相同的研究。

    他是学校生物系主任,在研究过程中,米歇尔没少给威尔逊提供学术上的帮助。

    “如果是威尔逊,他们应该不会拿给我审稿。”米歇尔在屏幕面前自言自语,“更何况威尔逊的实验,我多少也知道一些……”

    他的目光变得专注,为了方便,直接选择了打印。

    米歇尔上了年纪,眼睛一直对着屏幕会稍感吃力。

    “大体上看,好像没什么问题……”

    生物论文的审核不同于数学,只要数据不造假,那就不可能骗人。

    一目了然,清晰无比。

    因此,生化类论文对实验的可重复性,要求是最高的。

    下午,米歇尔到了实验室内,尝试做重复实验。

    虽然上面给出的周期是4周,但是只做前置步骤,结果和论文上的数据相对照,也能判定真伪。

    第3三天,在观察完培养皿内细胞的情况后,米歇尔不禁叹了口气。

    他的语气充满怜爱:“可怜的威尔逊。”

    这篇论文数据翔实,实验过程清晰,就连遣词造句都无可挑剔,明显是大佬出手。

    米歇尔一边写着审核意见,一边思考:“会是谁呢?”

    “态度严谨,可能是岛国那个实验室。”

    “但是论文写得挺好,母语应该是英语。难不成是斯坦福大学那边那个?”

    …………

    猜来猜去,米歇尔觉得都有可能。

    “算了,反正只要过稿,就能知道了。”

    而米歇尔的确很快就知道了。

    在看见名字的时候,米歇尔震惊得无以复加。

    这人他认识。

    在去年的世界生物技术大会上,也是他首肯了乔御的实验,拆穿了安维萨的学术造假。

    说起来,安维萨到现在都还在蹲局子呢。

    也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出来。

    *

    期末考试第一天,乔御得到了编辑部的回复,审稿意见是小修。

    根据学术界不成文的规定,小修=过稿。

    铁板钉钉的。

    就算不是小修,而是从结构上大改,乔御咬咬牙,也会改的。

    顶级期刊就这么几家。修改至少还有机会,换家期刊,直接被拒稿了怎么办?

    乔御把审稿人提出的问题仔细看了一遍,完成修改后传了回去,在3天内得到了回复。

    论文过稿了,被排在下一期。

    换句话说,下周他就能和自己的论文见面了。

    作为顶尖期刊,《科学》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不收版面费。当然,也没有稿费。

    它的稿费,是在这本期刊背后的荣耀,是来自行业内顶级大佬的认可。

    世界顶级学者的殿堂,在这一刻终于朝乔御展开了一条缝。

    他收到邮件的时候刚考完试,拿着手机在太阳底下,被晒得有些晕。

    乔御想了想,截图发了个朋友圈。

    配文:“幸不辱命。”

    他顺带打开了好友列表里王小明的对话框。

    乔御:看到我朋友圈第一条了吗?

    王小明:刚看到!!!啊啊啊啊啊啊啊!!过稿了?!!

    王小明: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王小明激动得在实验室门口跑圈,恨不得一头扎进未名湖里游个泳。

    乔御:嗯,你截图,发给许宣,要是有李院士的联系方式,你发给他也行/微笑

    从某种意义上讲,乔御真的很小气。

    王小明:……好的,乔总。

    -

    “这不可能!”

    许宣在得到消息后,就开始抓狂。

    他打电话给了王小明,勉强保持了一点风度:“为了打击我,你们这自己给自己发邮件的操作还挺厉害。”

    王小明还是学生思维,在面对老师的时候有些怂:“没有,我们上个月就投稿了《科学》了,只是这个月才过稿。”

    不出半天,全生科院的教职工都知道了这件事。

    这下子,许宣想安慰自己是假的都不行了。

    如果这是谣言,那成本未免也太高了。赌上的完全是后半生的学术生涯。

    晚上,叶勤学也没忍住,打了个电话:“你真的在cns上发表了论文?”

    “嗯。”乔御回答道,“已经过了,所以才发了朋友圈。”

    叶勤学一时无语,拍着大腿,连说了好几个“好”。

    这之后,乔御又陆陆续续收到了已经退休的林枫、隔壁清大的施文、远赴海外的林秦等人的电话……

    网络时代,消息的传播速度,似乎比他想象中快。

    乔御累了,干脆一键给手机里联系人群发报喜。

    然后开了飞行模式。

    期末考完了,他还没想好暑假要不要回去。

    倒是系统给他的数学论文题目,把乔御给难住了。

    他这几天都在学数学呢。

    -

    华国再怎么学术荒漠,也是gdp总量排世界第2的大国。

    更何况单从sci期刊年论文发表数量上看,华国也是仅次于米国的,虽然质量上比不过德日,整体来说,也不算荒漠。

    而作为这个偌大国家的top级高校,燕京大学一年也是能发表十来篇cns论文的。

    不过这些论文,很难摆脱境外学术势力的影子。

    要么是一作别人的,燕大出钱打工;要么是一作自己的,但是只是燕大名誉教授,实际上是绿卡华国人。

    难得有一篇,是完完全全属于燕大。

    而这十来篇csn论文分摊到理工部8个学院后,那每个学院拿到的,就更少了。

    生科院的秦院长从知道消息后,脸上的笑容就没消失过。

    不过朋友圈截图这种事,实在不能用作证据。

    周五凌晨,《science》的官网更新了。

    为了保证时效性,世界各地的读者完全可以在官网上订阅,然后在线浏览这一期内容。

    燕大生科院,不知多少人守在屏幕面前,等着看最终结果。

    首先印入眼帘的,是这一期的期刊封面。

    封面整体呈深红色,红得近乎黑色的底图正中央,是一枚鲜红的血细胞,宛如普罗米修斯的火种,在黑夜里熠熠生光。

    哪怕同样是发表在正刊上的论文,也是有高下之分的。

    每一期杂志,编辑们都会选出自己认为的最重要的成果,展示在封面上。

    而出于排版美观的考虑,封面的角落也会用几个单词,简单提示论文内容,并且附上作者。

    秦院长用近乎虔诚的目光,朝一边看去。

    显眼的“hetopoietic  stenbsp; cells”下,跟着一行小字:qiao  yu.yanking  university.

    如果不是法律法规不允许,秦院长真的很想去自己楼顶上放烟花庆祝。

    她找到了乔御论文那一页,认真浏览起来,乐得合不拢嘴。

    不过,在看到作者介绍的时候,秦院长的嘴却慢慢合上了。

    “乔御,燕京大学数学院学生,曾发表论文……”

    草?怎么是数学院?!

    *

    吴志天站在数学院办公楼门口,手背在身后,一向严肃又胖乎乎的脸上堆满了笑容。

    来来往往的教授们,也跟在一起凑热闹。

    “对,横幅再往左边挂点。欸,好了。”

    数院办公楼门口,鲜红的横幅迎风招展,红底白字显眼异常:“恭喜我院乔御同学作为一作登上《science》正刊。”

    什么?《科学》和数学院有什么关系?乔御发的还是生物领域论文??

    不重要,反正期刊上都写了,乔御是燕大数学院哒!

    作者介绍,肯定是乔御自己写的。他自己选择的数学院。

    乔御这么做,无非就是厌烦生科院当初卡项目经费。

    要说错,也没什么大错,100万给也给了,就是拖得久了点。

    而且生科院对乔御也还不错,哈佛留学的名额说给就给,哪怕乔御没要。

    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数学院的教授们像是师长,对自己的学生拳拳爱护;而生科院的教授则像是把他当工具人。

    乔御也不怕生科院的领导对自己有意见。

    有本事开除。

    舍得吗?

    燕大要是这波这么操作,简直是给隔壁清大反手送人头。

    学校上下都不会同意的。毕竟不管乔御是哪个学院的,也都是燕大人,成果是算在燕大头上的,至于到底是数学院还是生科院,并不重要。

    吴志天对这个横幅很满意,转头,朝李初杰朗声道:“等会儿在教学楼门口也挂上,再去生科院办公楼对面也挂一个。”

    李初杰回答:“这不太好吧。”

    吴志天不免冷哼一声:“秦敏慧老想当老好人,在中间不掺和,谁也不偏袒,觉得自己是客观公正。但一个院士和一个学生,本来就不是一个量级,不偏袒就是最大的偏袒。我们这么做有什么不好的?”

    李初杰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我的意思是,就挂生科院对面,不太好吧。要不咱们和校长申请一下,学校不是还有好几个滚动屏吗?”

    吴志天年纪大了,跟不上时代,还老停留在挂横幅走花路这种宣传形式上。

    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放显示屏上,岂不是更加显眼。

    美滋滋。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七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149-全球进化后我站在食物链顶层百度云男主谁,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十月阅读并收藏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