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燕大。

    王小明终于从助教转成了副教授。

    在看到通知文件的时候,  他整个人都宛如打通了任督二脉,身体有种不真实的麻软。

    第二天,王小明特地提着一袋岛国空运过来的水晶葡萄,  去了张开伟的家。

    “张教授,  这几个月评职称,  麻烦您了。”王小明道。

    张开伟爽朗地笑着回答:“都是一个实验室出来的,  有什么好麻烦的。”

    王小明今年29,  又有两篇cns二作的履历,  放在一般的大学,  当正教授都绰绰有余。

    也就燕大,身为top  2大学卧虎藏龙,  要求得严格一些。

    张教授把葡萄洗净,  摆在了餐盘上,  和王小明聊了两句,  就拿起自家研究生的论文翻阅起来。

    看着看着,张教授猛地叹气,突然说:“要是乔御还在,  哪会这么麻烦!说不定你早一年都评上了。”

    王小明深有同感地点点头。

    “今年本来想让王晨考个燕大编制的,按理说够资格了,位置也被别人顶走了。”

    “王晨最后不是去了燕京理工?”

    “是。他老大不小了,在国外读书也花了不少钱。没办法再等1年。”

    张开伟放下了手里的论文,表情愤愤不平:“那个谭子睿真的把基因实验室的门卡要去了?”

    王小明的脸上,  不禁露出了尴尬的神色。

    此时,  距乔御去冷泉港交流学习,已经过去3年。

    新的基因实验室,  在1年半前全部建造完成。

    基因实验室位于生科院实验大楼顶层,之前,  顶层一大半都是李东伟的自留地,如今被整层划给了乔御。

    重新修实验室,无非就是按照乔御的要求,购置新的仪器,重新规划一下格局。

    这新的基因实验室,学校修了接近1年半,目的就是打造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给生科院撑场面,为此投资了上千万。

    具体多少,张开伟也没敢问,听说四舍五入就是1亿。

    反正里面标配的基因测序仪,他以前逛展会见过,好几百万,算了一下兜里的经费,知道买不起,只能眼馋。而基因实验室一配就是6台。

    如果按照正常流程呢,乔御去冷泉港学习2年,回国的时候,刚好还能赶上实验室剪彩。

    结果去年,同期的学员都培训完出来了,乔御却给学校发来了一封邮件,说自己在冷泉港的实验没有做完,还要再待上1年。

    这让生科院的领导们非常尴尬。

    实验室都建好了,放着空一年,总归不太好吧?

    再加上叶院士退休,李东伟因病提前退休,而有望扛鼎的乔御留学……生科院已经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2年之久。

    这种群龙无首,不是指生科院没人管,而是在学术领域没人牵头。

    学院内,倒也有几位长江学者,只是更注重基础生物研究,做实验发论文,就差了些火候。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燕大生科院从国外,把谭子睿教授挖了回来。

    凯文谭8岁的时候就移民国外,24岁在哈佛读博,27岁当上哈佛助理教授,34岁以教授身份就职于康桥大学,并成为国际肿瘤研究中心的特邀学者,除此外还是04年诺奖的候选人之一。

    虽然近些年名声有些落寞,但是依然是十分优秀的中青年学者。

    如今,谭子睿41岁,受燕大的邀约,回到国内执教。

    他怀的,是和乔御一样的心思。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啊。

    而且,燕大方面在和他接触的时候,谈起的那个耗资千万的基因实验室,也让谭子睿心驰神往。

    在国外的时候,他也加入过许多“千万俱乐部”,但大多是以协作研究员,或者其他附属的身份加入这些实验室。

    但是回国可就不一样了!他会从凯文教授,一跃成为谭主任。

    反正,谭子睿拒绝不了这种诱惑。

    他来到燕大半年,感觉还是挺满意的。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底下一批教授,已经对学识渊博的他极为信服。

    唯一让他有些不满的是,燕大许诺的基因实验室迟迟没有动静。

    一直到他主动开口,才获得了门卡。而且,也没有颁布什么文件,确立他为基因实验室的主任……

    谭子睿听说,这个基因实验室,是乔御要求建立的。

    他知道这个人,康桥大学有教授曾经去斯坦福开会,回来的时候绘声绘色描述了一个“东方恶魔”的形象。

    凯文谭教授对此将信将疑,怀疑传闻多有夸大。

    他觉得,自己的智商已经是黄种人智力的上限了。

    其他黄种人,再怎么强,也顶多到喻寒溪的地步……

    不过后来,一个诺奖的候选人名单,让他隐约对乔御有了些尊敬。

    谭子睿很少回国,但是因为是华裔,有许多华人学者对他天然亲近,其中不乏有人大吐苦水,向他吐槽国内的科研环境是多么扭曲与不讲道理。

    在这种环境里也能杀出一条血路,怎么想,这位乔教授都绝非良善之辈。

    他来到燕大的时候,乔御已经去冷泉港学习了2年。

    因此,谭子睿只听说过他的故事,却没能见到过本人。

    不过哪怕是见到本人,谭子睿也不会放弃基因实验室的主权的。

    毕竟,他就是为了这个才回的国。

    如今,他虽然没有挂上基因实验室主任的名头,但实际上,已经带领研究团队入驻顶楼。

    毕竟修好了一直放着不用,真的很浪费。

    *

    冷泉港,沃森生命科学院,dna与基因研究所。

    这是乔御在3年前,最终选择的研究所。

    虽然沃森科学院的院长,年近90的j.d.沃森,在几年前因为种族歧视的言论,被布鲁斯开除出了冷泉港实验室。

    但作为人类基因组计划最先起步的地方,这里依然是生物学界当之无愧的圣地麦加。

    到冷泉港,却不到沃森生命科学院进修一番,真的很浪费。

    三年的时间里,冷泉港的外港召开过11次国际会议,4次风投,2次ipo并购交易,3次中小学生暑期夏令营……

    而乔御一次也没出去过。

    他的行走路线固定在了冷泉港图书馆、沃森生命科学院研讨室、各大实验室、宿舍、食堂5个点之间。

    为了防止实验泄密,在内港的科研员们只能登上内网:可以打一些固定号码的电话、查阅文献、联系同事、订购需要的仪器和耗材,或者观看下载好的影片。

    霍尔曼曾经在年会上吐槽:“我建议把这里改名为冷泉港监狱。我们都因为学术搞得太成功,被布鲁斯抓起来了。”

    而这样宛如苦行僧一样的生活,乔御一过就是3年。

    因为太久没剪过头发,乔御的头发已经长过了肩膀。

    和他一起来学习的学者里,有一位岛国人,笑着说乔御现在这模样很像“埃尔梅罗二世”。

    不过现在,除了他以外,其他同期学员都已经离开。

    乔御是冷泉港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签合同,却在学习期结束后,依然留在这里的学员。

    这是教授们对精心栽培的幼苗的优待。

    …………

    乔御在实验记录表上,写完最后一画。

    然后,就像是第一天到实验室一样。

    他郑重地合上了实验报告,并贴好了带着自己名字的封条,放进了保险柜内。

    马丁教授的声音在他背后响起:“实验做完了?”

    “嗯。”乔御取下手套,表情骤然轻松不少,“谢谢您,教授。我想,明天我就可以去剪头发了。”

    马丁听懂了他的言外之意。

    “你不考虑留在冷泉港吗?”他说,“你很适合这里。”

    不是所有人都能耐得住寂寞,乔御已经身体力行地证明了自己对学术的追求。

    这些年,乔御所有的研究,都发表于冷泉港出版社旗下的期刊上,大多集中在《基因组研究》和《基因与发育》两本上。

    相较于cns,冷泉港的期刊要偏僻冷门不少,基本只供内部交流使用。

    有时候,你甚至需要在别的期刊上的某篇论文的引用部分,才能找到冷泉港的学者们发过的论文的影子。

    乔御想了想,回答:“以后,我一定会回到这里。”

    马丁感叹道:“我虽然是你的导师,但是我也没想到,你会成长得如此迅速。的确,不应该只有我们知道你的天赋与才华……”

    “谬赞了。您永远是我前行路上的灯塔。”

    乔御从高中开始,就在生博士那里进行学习。虽然到大二的时候,他已经结束了全部课程,但长达4年的学习,依然为他打下了无比坚实的基础。

    这3年,他待在沃森生命科学院的dna与基因实验室,终于能把模糊的理念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如果说,之前的乔御是被武林高手醍醐灌顶,灌了一甲子内力而不知如何应用,现在就是彻底打通任督二脉融会贯通,晋升先天之境。

    冷泉港实验室规矩的第一条,就是研究成果属于实验室,而不属于个人。而实验室的成果,属于全人类。

    也就是说,乔御没办法带走任何一篇论文。

    但乔御依然心满意足。

    长痛不如短痛,在下一批学员到来之前,乔御选择向布鲁斯申请离校。

    布鲁斯也十分爽快地给了结业证书。

    “霍尔曼前几天还打电话,希望我卡一下你的结业,让你多留一会儿。但是我觉得不应该。

    “我们铸就宝剑,不是为了让它一直藏于剑鞘。”

    布鲁斯难得地在冷泉港结业证书上,给出了全优的证明。

    “不过,有问题的话,欢迎你随时联系我们,别的不说,万一在学术会议上遇到什么弱智……别看霍尔曼一天天头都不梳,但是皇家科学院的院长到他面前,都还要规规矩矩叫一声‘老师’呢。”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七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174-全球进化后我站在食物链顶端百度网盘 百度网盘,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十月阅读并收藏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