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家住在宣平坊,这一片都是清贵门庭,换句话说,都是些世宦人家。左右邻居有不少自前朝就认识了,因而,谁家有个热闹都门清儿。

    今日这热闹就发生在纪家门口。

    宗二郎送表弟出来时,见那一片两波人相对而立,附近几户人家瞧着没动静,可那门口收拾门庭的、打扫的、墙角挎着篮子的,个个都竖起了耳朵。

    他好奇之下,多看了两眼,就这两眼,让他认出了那马车边背对着他们的人,“三娘?!”

    等等,那不是纪家吗?不是卢家的姻亲吗?那副状态瞬间叫人想起被支配的那日啊!

    宗二郎一边纠结,一边忍不住看过去。

    “……有人曾说过‘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亲人’,我一直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所以,贵府小郎君辱骂我兄长,辱骂我父亲,骂我侄儿侄女吃穿用度靠纪家施舍,却不知感恩、狼心狗肺……难道这就是纪家人的真心想法吗?”

    纪大夫人脸一黑,瞥了一眼那些暗地里看热闹得人,暗恼刚才就该叫人把他们生拉硬拽弄进府里,“三娘莫要误会,我纪家何曾这样想过?就是那些玩笑惯了的小子们,也不敢这样胡言乱语!你听来这些话是哪个小子说的?是不是二十六?我这就让人叫他过来……”

    “伯母,我今日来此不是为了‘对簿公堂’,只是想将事情说个清楚!”卢飞鸟招了招手,卢二郎和憨子一齐上前,两人手里都捧着账册,一个是厚厚的三册,一个仅一册,对比鲜明。

    “这是去年一年,卢家与纪家来往的礼单……”

    纪大夫人心头一跳,在年底的事情发生之前,卢家大小事务可以说都把持在纪家人手中,就好比握在纪家人手里的一只跳蚤,对于一只跳蚤,谁又会小心防备?

    纪大夫人以帕遮挡,吩咐身边得力妈妈,“把人带进来!”

    那妈妈知道这事要紧,当下就带着人上前,笑呵呵地要来拉人,卢家的人也不是吃素的,马叔带人站成一圈,挡在前面,不让她们靠近,卢飞鸟索性站到马车上。

    她大声道,“伯母,纪大夫人,事无不可对人言,我并不觉得要说的事有什么不能让外人知道,您为何不给我说话的机会?”

    “没有不让你说!你何必苦非要在这里闹开,白白扰了别人家的清静!”

    听八卦听得正兴起的别人家:不扰不扰!

    他们巴不得搬张椅子来,叫那位娘子坐下好好说。

    卢飞鸟扫视一圈,也瞧见这些暗中围观的人,她也不在乎被人当八卦瞧,甚至巴不得来看的人再多些,也好叫人知道这些年,到底是纪家接济卢家,还是卢家接济纪家!

    她翻开一册,“元武五年,年礼……汝窑天青釉弦纹樽一对、磁州窑梅纹瓶两对……”

    一溜儿念了一盏茶的功夫,才念到寒食,她喘了口气,“这是去年卢家送到纪家的各种节礼、生辰礼,后面我也不往下念了,都念完只怕今儿得在纪府门口打地铺。”

    “再看纪家的回礼……”卢飞鸟翻开另一册,这次翻动的速度快得多,念到最后,听着什么“七郎君的画,十二郎君的字”,不止纪大夫人脸黑,就是纪家那些下人也面红耳赤。

    听听,卢家送来的是什么?汝窑、磁州窑、紫檀木屏风、金银玉器、珍珠珊瑚,还有前朝千金难求的字画!

    纪家回的呢?

    蒙学书、《孝经》、郎君们自己的字画、说是夫人少夫人们做的衣裳鞋袜……

    饶是他们身为纪家的下人,也不得不承认,纪家这真是……忒能算计了!

    纪家这一条街上的邻居,有和他们家关系亲近的,也有看不惯他们家的,翰林学士左家夫人就顶顶看不上纪家。

    左夫人磕着瓜子,听下人来报,那卢家娘子如何如何说,那纪家夫人脸色如何如何,直笑得直捶桌子。

    “哈哈哈哈!这纪家不是自诩世家,啧,他们家不是最清高吗?不是眼睛长头顶上吗?我呸!看人家卢家没有顶门户的人,拿俩破纸烂布,哄骗人家家财,这样的事但凡有点良心的人家都做不出来!”

    左家是寒门出身,因着左大人颇得重用,搬进宣平坊,她也没有攀附纪家这所谓世家的意思,是纪家五房老爷和她家老爷透了意思,说有意为儿子聘她女儿为妻。

    左夫人这才带着女儿上门交际,谁知道五房夫人冷嘲热讽,将她女儿好一顿折辱,说什么放在以前,她女儿这样的出身,给她儿子做妾都不够格。左夫人当即火冒三丈,若不是怕事情闹大,坏了女儿的名声,她必要到那恶妇跟前骂,“以前?什么以前?大梁建朝没通知你吗?”

    左夫人和左大人伉俪情深,只得一儿一女两个孩子,纪家如此折辱她女儿,怎么不叫她记在心头?只要纪家出事,她恨不得到人家门前痛饮三杯。

    这时,听下人说纪家丢脸至此,一拍桌子,叫人搬了梯子,自个趴墙头看去了。

    卢飞鸟可不知道有夫人趴墙头等着她将纪家的脸打得再狠些,就算知道,她也只说,“什么打脸,我只是实话实说啊!”

    就如她此时真只是在说实话,“……我们汉人自古以来有送礼的习俗,从年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冬至、腊八等诸多节日,到娶亲、聘女,过寿、乔迁、做法事等红白喜事,礼尚往来,互表情谊当然是应该的,其实哪怕我卢家因为这厚厚的礼单日后过得清贫些也没什么,毕竟纪府是我侄子侄女的外家……我卢家亲戚朋友不多,因而十分看重纪家……”

    “可再怎么样,看着这些礼单,也不能说出‘卢家的人吃用皆取自纪家,多亏有纪家照顾才能活下去’这样的话吧?我爹以前就说过,他打仗最初的心思,就是为了叫我们日后吃得上饭穿得暖衣,他上过多少次战场,杀过多少敌人,到头来,我们这些儿女却只能仰仗纪家接济?有朝一日下去,岂不是要被我爹打断腿……”

    卢二郎默默叹气,爹舍不得打雀儿,大概会打断他的腿,想想就腿疼。

    卢二郎是腿疼,纪大夫人就是头疼了,她心里忍不住扎小人。

    卢家这病秧子什么时候这么能说了?怎么就不来一阵狂风一阵暴雨,让这病秧子大病一场,最好一命呜呼!

    她抓着身边一等婢女的胳膊,压低声音,急切道,“去通知大老爷,让老爷想想办法,不能让王爷这个时候出来!”

    卢飞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拉了拉身上的锦缎斗篷,“在伯母面前,我也不怕叫人笑话,不瞒伯母,卢家库房几乎空空,我身上这件斗篷还是两年前的旧料子,如果不是身边的婢女手巧,只怕还不好穿出来见人呢?家里账上也是,那些个欺上瞒下的……”

    另一边的宗二郎听这莫名熟悉的说话方式,一会儿感叹卢家三娘还是这么能说,一会儿觉得这种说的不是自己,看着还挺爽,一会儿又觉得受过家法的屁股仿佛隐隐作痛,心情实在复杂,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实在不像样子。

    他大哥不着痕迹地瞪他一眼,他摸摸鼻子,转过头来,跟着大哥送表弟上车。老实说,像他这样的学渣,每次面对他表弟这种五岁能诗、七岁属文、十岁诵千言、十二中状元的神人,总是莫名发憷。

    他规矩恭敬,犹如面对师长,“明镜表弟慢走。”

    王敏之淡淡点头,坐上马车,牧羊拜别两位表郎君,跟着上了车。

    宗府在里,纪府在外,从宗府出去,马车不得不经过纪府门口。

    王敏之端坐车中,一如以往,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心神不在车中。马车驶过纪府的时候,王敏之鬼使神差地撩开了车帘,不期然地对上一双眼睛,一双明亮、如有灼灼之光的眼睛。

    仿佛被烫了一般,他飞快地收回手,帘子落下,挡住了外面的光亮。

    外面亮,车里暗,卢飞鸟并没有看清里面的人,她只是有些惊讶,这个世界上竟然有人不看热闹?免费的、送到眼前的热闹都不看?想当年,楼下小情侣吵架,她们宿舍都能猫阳台上,兴致勃勃地看一晚上。

    对这位陌生人表示完钦佩,卢飞鸟继续道,“……伯母,今日来说这些也没有其他意思,就是我年纪小,身体又不好,实在憋不住气,要是说我就罢了,左右说两句也不会掉块肉,可贵府小郎君万万不该骂我兄长、骂我爹爹、欺负我侄子侄女……”

    好话歹话都叫你说尽了,到底谁欺负谁啊?

    纪大夫人气得发抖,恨不得把这小贱人和七房惹事的小子都给打死!

    “母亲!”关键时刻,还是纪孤云仪态万千地赶到,她朝卢家人方向施了一礼,“三娘,纪家子孙若真有对老侯爷出言不逊者,定交由卢家处置,绝无二话!至于其他的事,也怪我当初没有安排好,留下人本为照顾两个孩子,谁料……”

    纪大夫人必然不可能让女儿牵扯进来,当下便打断道,“不!不关你的事!”

    她身边的舒妈妈“扑通”一声跪下,“大夫人,都是奴婢做的!您信任奴婢,与卢家往来一直交由奴婢来处理,是奴婢鬼迷了心窍,收了卢家的厚礼,却拿着主子们亲手所做的东西送了回去……”

    “你怎么这么糊涂啊!”纪大夫人痛惜道。

    “奴婢……奴婢是心疼您啊!”舒妈妈痛哭流涕,“老爷们淡泊名利,甘于清贫,可纪家族人众多,您管着一大家子,为了给老家几处孤老修整屋子,连陪嫁的玉簪都当了!奴婢陪着您几十年,实在是看不过去了!这才一时糊涂,把卢家送来的礼留下了……都是老奴的错,都是老奴的错!”

    舒妈妈砰砰磕头,头上很快一片鲜红,她年纪大了,一番动作,发髻凌乱,沾了血迹,看着颇为心酸。

    纪大夫人又哭又笑,忙抱住她,朝卢家人赔礼,“三娘,二郎,你们说的事,我定会查个清楚,一定给你们一个交代!”

    她是长辈,姿态放低,态度端正,卢家还真不好再说什么。

    卢飞鸟和卢二郎对视一眼。

    我去,真不要脸!

章节目录

穿到炮灰侯府后我躺赢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醉鱼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23章 公道-天下第二美人[穿书]冲音,穿到炮灰侯府后我躺赢了,十月阅读并收藏穿到炮灰侯府后我躺赢了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