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试在二月初五。

    靠山村距离县城需要走半日路程,明日初三去是不会耽搁正事。

    赵巧月看了看脚边湿漉漉的包袱。

    将它打开检查,原主放在里边的衣服、钱袋子、笔墨纸砚和两本书都湿了。

    好在“准考证”浮票木牌是雕刻的,晾干还能使用,不会影响考试。

    她松了一口气,包好包袱道:

    “好,我听娘的话。”

    说着,赵巧月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顿时心里一咯噔,她不会生病了吧?!

    别啊,在末世她都生不起病,来这里还是考试关键时刻就更不能生病。

    赵巧月心里发沉。

    这古代科举虽然与末世隔着好几个世纪,可作为历史事物,她还是知道点,有着八股文文体的科举可不好考了。

    然而现在的她仅有原主的学识,赵巧月很清楚地明白在她想要做主自己的人生中这次必须放手一搏,否则及笄后她的婚事必定会被赵丞相这个便宜父亲利用,成为家族利益交换的筹码。

    有功名就不一样了,大荣朝经过两代女皇的努力,在男权天下中给女子争取了不少权益,让有功名的女子能做主自己的婚事,也能当官拥有政治经济特权。

    赵巧月在担忧自己生病中回到了村中外新内破的危房家。

    都不用夏娘交代,她就非常主动去换身衣服,又去破旧的灶房烧热水泡热水澡。

    赵巧月将书籍晾晒在院子里便回房捂着被子发汗,却被硬枕头枕得后脑勺疼。

    抬手摸了摸后脑勺,鼓起一个小包,赵巧月眸中闪过了疑惑。

    书中有记载原主今日和同村李春梅相约在村头相见后一起去县城参加县试。

    后来赵丞相派人调查中证明是李春梅推原主下河的。

    可原主今日记忆中,没有等来李春梅就发觉后脑勺一疼掉进了水里便没了后来记忆。

    她来之后也没有看见李春梅。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赵巧月凝眉思索,这时,夏娘端着姜汤走了进来:

    “闺女,你快些起来喝些姜汤再睡。”

    赵巧月轻嗯一声,接过缺了小口的碗,闷声一口喝光了姜汤,再次躺在床上捂着被子,吸吸发痒的鼻子问道:

    “娘,你有看到李春梅吗?”

    夏娘端着碗要离开的脚步一顿,想到李春梅就是李高升的堂妹,同她家闺女相约去县城,结果她闺女出事,心里不由得迁怒,没好气道:

    “见过啊,就是她来说你掉河里让我去找你的,刚才她又来了,让我转告你,她要先去县城了。

    闺女,你问她做什么?是不是她推你下河,再联合她大伯家败坏你的名声,不让你科举?”

    赵巧月看着气愤的夏娘,解释道:

    “娘,李春梅可能想要算计我的婚事,不过推我下河的不是她,是我自己不小心掉下去的,至于是谁救了我,我暂且不知。

    娘,这事咱们就自己心里清楚就行,我想要暗中调查。”

    赵巧月回想着原主为人,在李家学堂安分安静。

    除了学习就是学习,还会藏拙。

    想要致她于死地的她还真没有发现。

    那么这人动机目的不明,藏得就很深了。

    看着关心担忧她的夏娘,赵巧月选择隐瞒了被人谋害的事实。

    夏娘信任赵巧月这个懂事的孩子,自是相信她所说的。

    同时,她也觉得赵巧月说得在理。

    这救命恩人要是女子还好,可以用别的方式报恩。

    可这要是男子,很可能就会像李家这般搭上她闺女一辈子的幸福。

    这是夏娘不愿意接受的。

    夏娘同意赵巧月的说法道:

    “成,娘听你的,你好好休息,我先出去了。”

    赵巧月目送夏娘出门后就躺在床上捂着被子发汗,脑中想着原主学过的学识。

    不知何时,脑袋变得昏昏沉沉起来,她在不知不觉中睡了过去。

    又在半梦半醒中喝了苦药,赵巧月在忧心自己的未来中陷入了她上辈子末世生活和原主短暂一生的交替梦境中,沉沉浮浮,难受又苦闷。

    喔喔一声声公鸡打鸣声传入耳中,赵巧月方才脱离梦境,睁开疲惫的双眸。

    放眼看着灰蒙蒙天色,她拖着酸疼疲惫的身体毅然选择起身。

    将行李收拾妥当,赵巧月便同夏娘用了早饭,没有什么食欲,她也强迫自己吃些食物以便有力气赶路去县城。

    夏娘想到昨儿的事情,不放心,她提议道:

    “闺女,今儿我送你去县城,陪你考完县试,咱们一起回来。”

    昨儿原主出门前夏娘交给她的一百文,这已经需要夏娘花费十日绣十张帕子了。

    夏娘到时候陪她去了,肯定舍不得花钱,不仅要吃苦头,还会挨饿。

    赵巧月不想夏娘这样付出。

    原主接受不了才会同李春梅相约出行。

    她更接受不了。

    她们现在是母女。

    可夏娘对她来说还是陌生的熟悉人。

    赵巧月吸吸堵塞的鼻子,带着浓厚的鼻音,变调的嗓音道:

    “娘,别人去考试都是一个人或是和同伴一起去,我要是与你一起,肯定会被人嘲笑是个没断奶孩子的,这多没面子啊,你还是别去了,再者我去镇上还有同伴的,你就放心好了。”

    夏娘闻言,再三确定赵巧月有同伴一同前行县城便放心地任由她独自一人出门了。

    赵巧月背起包袱,拎着夏娘给她准备的干粮也就是三个大红薯和一竹筒热水,满怀斗志地离开了靠山村。

    在村头河边时,她见无人,特意放慢脚步,在原主出事的四周溜达一圈,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线索,只得暂且放下这事,往宁河镇走去。

    原主在镇上李家学堂上学,可要说朋友没有,赵巧月就没有找到同行人,直接去了北街的车马行。

    一条街走下来,她发现单独坐车最便宜都需要一百文,与别人拼车也需要二十文。

    想着这二十文已经够她在李夫子租赁院子中住两晚了,赵巧月不舍得花这个钱,心里感叹着没钱的悲哀,同时决定步行去县城,就当是锻炼身体好了。

    走出宁河镇,赵巧月发现还有不少像她这样的穷书生步行赶考的。

    大家都是结伴而行,极少单独一人行走的,尤其是还是个像她这样以女子身份单独出门的,几乎没有。

    有不少好心的书生邀请她一起同行。

    赵巧月觉得人多是非多。

    再者她一个女子同几个男子一起走,碎嘴的还不知怎么议论呢。

    她是不怎么在乎别人的议论,毕竟不会少块肉。

    可这个时代爱惜名声,她也不得不倍加爱惜自己的羽毛。

    不说完全融入这个时代,可假装融入这个时代她还是可以的。

    至少她不会成为时代异类,被群起攻击,让夏娘这个好母亲受伤害。

    于是赵巧月将书生们的好意都婉拒了,避开他们匆匆赶路……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我在古代考科举金榜题名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暄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2章 县城赶考,我在古代考科举金榜题名了,十月阅读并收藏我在古代考科举金榜题名了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