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巧月接了好几单生意后看榜的热闹在这时候差不多散去,街上也跟着变得冷清。

    见没有生意上门,她便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突然,一道影子挡住她的眼光。

    “客人,是想要剪什,”她的话还没有说完,抬眸的目光就看到了客人是宋彦林便改口道“有事?”

    宋彦林轻嗯一声,帮赵巧月收拾东西。

    看着他的举动,赵巧月便明白他要说什么事。

    这里确实不适合谈。

    收拾好东西,赵巧月要背背篓,宋彦林抢先背上背篓:

    “这事以后会是我份内之事,我现在提前熟悉熟悉。”

    赵巧月瞥了一眼宋彦林的侧颜,她以后要是他背背篓,那可就屈才了。

    不过现在两人都没有谈好立契,她就没有说打算,任由他行事。

    回到家,赵巧月已在私下跟夏娘说了宋彦林救她的事。

    夏娘对宋彦林相对于以前的疏离,此时挺热情的。

    赵巧月打住她想要留人用饭的话题,带着宋彦林去书房谈事。

    事情呢,之前有谈过,如今只谈双方都能认可的条件罢了。

    两人不是墨迹之人,很快就达成共识,立下契约。

    不过这契约只是为了双方遵守约定的道德方面承诺,没有律法效用。

    却能在不守诺的时候毁掉她的名声,甚至是仕途。

    对赵巧月有很大的风险,对宋彦林也是一样。

    两人都清楚。

    赵巧月一边收好契约,一边公事公办道:

    “明日夫子就回回镇上。

    你一家明日就可以搬入我家。

    你衙门的事情赶紧处理了。

    我们好去县衙办手续。

    你也不希望生出变故,对吧?”

    宋彦林垂眸看了看手中已经折叠的契约,背面掩盖,他还是能清晰看到赵巧月书写的字迹。

    世事无常,还以为他们以后不会有什么交集,没想到会有这样的交集。

    敛下莫名心酸的情绪,他道:

    “衙门的事情我已经处理好了,你什么时候有时间都可以去办奴契。”

    赵巧月想着还是赶紧的吧,毕竟这征兵令是个不定时炸/弹,还不知什么时候炸了呢:

    “那你明日就带你母亲和妹妹来找我,等李夫子回家,我们就去办契。”

    两人商量妥当,宋彦林拒绝夏娘挽留他在家用晚饭,回了客栈找他的母亲和妹妹说此事。

    是日一早,李夫子回镇上。

    赵巧月将买给她的、柱子的、他母亲方嬷嬷的以及守门阿婆的礼物都放到她的马车上让她带回去。

    同时,赵巧月还将李夫子送到城门口。

    见有李夫子说的十来个有押镖的镖师一起顺路同往。

    她没再说着要同李夫子一起回镇上再赶回来的话。

    同李夫子分别后,她就回城。

    路上,遇到刚离开客栈去往她家的宋彦林一家。

    赵巧月将母女两打量一遍。

    两人长得十分相似,容貌清秀又营养不良。

    而宋母还脸色苍白,病殃殃的。

    赵巧月问道:

    “婶子看着身体不好,可需要去看大夫?”

    “这都是老毛病了,过些日子天气更暖和的时候我就没事了。”宋母有气无力道。

    宋彦林的妹妹宋娇也跟着慌忙道:

    “赵姑娘,你放心,我娘真的过一阵就会没事的。”

    哥哥已经同她们将该说的都说清楚了。

    她们如今只想一家人在一起。

    可能帮他们的人不多。

    赵巧月选择奴仆可以有很多选择,他们一家别无选择。

    宋彦林张嘴想说什么,赵巧月道:

    “宋姑娘你别担心,我既然同你哥哥达成约定,必然守诺。

    如今你们也算是我的家人,我自是希望你们健健康康的。

    这银子你们别担心,我身上还有一些。

    要是不够的话,我再想法子。”

    嗯,要想马跑就要给马吃草。

    她可是要宋彦林帮她办事的,自是希望他无后顾之忧。

    宋彦林颇为复杂地看着赵巧月。

    宋母和宋娇没有宋彦林的深沉心思,都认为赵巧月的话说到她们的心坎里了,倍感熨贴。

    不过初次相见,再者还有药没吃完,宋母拒绝去看病。

    赵巧月见宋母不去,没再劝她,只是在路过医馆的时候拉着她去了给大夫看诊。

    宋母得的病是常年劳累过度,亏了身体引起的一身病。

    又加上大夫认识宋彦林一家,他以为这是宋彦林定亲的姑娘,要帮宋母买下那些名贵补身药材,一骨碌把话都说了齐全。

    赵巧月当即就问了药材需要的花费。

    确定自己现在付得起后,她十分果断地花了十两银子给宋母买下她家没有买的药材。

    这以便添加到宋母现在吃的药里增加药性,确保身体能真好。

    买好药,赵巧月在宋母和宋娇感谢中带着宋家人回了她租赁的小院。

    夏娘此时正送来见李夫子的柳秀才出门。

    柳秀才向赵巧月打听清楚李夫子真回宁河镇了,她就回去了。

    赵巧月看着柳秀才的背影轻蹙眉,心下决定她赚点钱就搬家。

    向夏娘介绍了宋家人,夏娘热情邀请他们进屋,为他们安排住处。

    经过短时间相处,赵巧月发现夏娘同宋母和宋娇相处得挺好的,她确定以及肯定明日就去官府立契。

    就这样,赵巧月同宋家人去官府立下契约,交了税银。

    宋家人从此就同赵巧月和夏娘母女两一起生活。

    虽说现在他们还不是什么权贵人家,夏娘将恩情和主仆相处之道区分得很清楚。

    契约立下后,她就将该有的规矩同宋家人说清楚。

    宋家人也明白自己的身份位置,认同夏娘的做法。

    赵巧月没有插手这个事情。

    她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不太懂世家权贵驭下的规矩。

    可以后她是要同那些人打交道的。

    她就交给夏娘,同时她也在一旁学习。

    规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赵巧月学规矩的时候不忘接手几个大单子赚钱,亦没有忘记刻苦温书。

    而且她也有意将宋娇培养成她的书童,以后看她的能力再看要不要交给她其他事。

    时间匆匆,很快就来到四月底,官府不仅出了征兵令,院试时间也出来了,在明年二月。

    五月初一这日早上,赵巧月在书房单独见了宋彦林,她道:

    “如今你母亲病好得差不多了,余下食补就成,你也闲了半个多月,明儿就去帮我办事吧!”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我在古代考科举金榜题名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暄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26章 同宋家立契,我在古代考科举金榜题名了,十月阅读并收藏我在古代考科举金榜题名了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