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夫子的信件里,她简单的说她现在的情况。

    李老爷比柱子说的还要严重,是大不好,大夫说熬不过这个月。

    如今李夫子已经从夫家离开,回了娘家。

    按照规矩,她就需要守孝三年。

    这三年有太多可能,李夫子好不容易有的斗志,也可能在这段时间丧失。

    赵巧月轻叹一口气,目光复杂地拿着李夫子给她的帖子。

    李夫子人不能同她一起离开,却为她安排好一切。

    赵巧月心怀感激,这算是除了夏娘外对她帮助诸多的人。

    想着,赵巧月拿着毛笔给李夫子回了信,还用剪刀给她剪了一支栩栩如生的梅花放在信里。

    处理完事情,已是下午申时,她离开书房的时候夏娘同宋娇已经回来了。

    她们将该买的礼物都买了,其中有不少是药材。

    赵巧月知道这是夏娘安排上的,勾了勾唇角,家中有个明白事的可真好。

    规整规整,放在了书房,她准备明早让柱子带回去给李夫子。

    抬眸就看到已休息好的宋彦林在同柱子聊天,赵巧月没有打扰的意思,转而同夏娘说今晚吃些什么。

    直到用过晚饭,赵巧月才同宋彦林来到书房谈事。

    宋彦林将房契奴契、剩余银子以及路引证明都交给赵巧月道:

    “姑娘,事情属下已经办妥,这些字据你瞧瞧。”

    赵巧月拿起契约看了看。

    宋彦林买了一个有百亩地以及二进院子的小庄子和收留了十一个小乞儿,竟然还有一百两银子剩余。

    赵巧月疑惑地看向坐在书桌对面的宋彦林问道:

    “直隶州的土地这么便宜?你不会帮我填补了银子吧?”

    宋彦林摇摇头解释道:

    “这庄子已经被主人家将能卖的都卖了,仅剩下空院子和土地,属下花了三百二十两买下它们,又花了三十两左右置办家具,还花了二十两安顿好那十一个半大孩子。”

    赵巧月轻嗯一声,将东西收好,她问道:

    “你这一路可还顺利?”

    宋彦林回答得很仔细道:

    “我这一路走的陆路,去的时候遇到押镖的镖局,与他们同行,回来又遇到一商队,一路很顺利。”

    赵巧月又问道:

    “你走陆路需要多久时间?要是走河道呢?”

    “我骑马来回需要六日左右,咱们举家搬迁有女眷可能慢些,四五日应该能抵达镇宁州。”顿了顿,宋彦林道,“这要是走河道,顺风顺水,两日左右就能抵达。”

    赵巧月考虑一番,她将刚收回的两张五十两银票和路引证明递给宋彦林,下决定道:

    “那咱们就去镇州府走水路,你明日就去来福客栈定客栈,然后去定船只,我后日带着家人去同你汇合。”

    宋彦林不太赞成道:

    “我还是今日去府城吧,明日我再回来,后日同你们一起,家中东西多……”

    赵巧月打断道:

    “家中东西不多,我们都轻装简行,不该带的能卖的,我都会转手便宜卖了,你尽管去府城安排妥当一切。”

    宋彦林见赵巧月早就打算好了,他听话领命。

    翌日,柱子离开后宋彦林也离开了。

    这次他没有骑马,而是背着一个大包袱去马车行搭乘牛车去了府城。

    夏娘则带着宋家母女准备收拾东西,赵巧月交代道:

    “娘,院子里的东西虽是咱们置办的。

    不过我没打算带走。

    你们就带上自己的贵重物品和衣服。

    待咱们吃过午饭就搬去客栈住,这里的东西咱们都便宜卖了。”

    就一辆马车,坐三个人能放多少行李。

    更何况宋彦林已经帮忙置办了家具,这些压根用不上。

    夏娘来这里住下就知道自家闺女没打算在这里定居,自是没准备多少东西。

    心里还是心疼家里这些花钱买的东西,可她到底还是遵从自家闺女的话,便宜卖了。

    而宋家母子来这里后都没有回过村子。

    仅有宋彦林回去了一趟,带走的也是宋父灵位,这会子都被宋彦林带走了。

    她们除了三身新夏装和两身旧衣服,还真没有什么要带的。

    于是几人中就赵巧月的东西最多。

    因她有一箱子的书,好在箱子结实,放在马车上能坐人。

    用过午饭,将行李搬上马车,赵巧月就让同夏娘将属于他们的又不能带走的东西都搬到院子。

    随后她还让房东来过目,免得退房的时候扯皮。

    房东是个好说话的妇人,将房子一一过目好,确定没问题后她看着院子里还九成新的家当问道:

    “你们这些东西如何处理?”

    赵巧月道:

    “我准备将它们都便宜卖了,大娘你要是有喜欢的,我可以给你再便宜点。”

    妇人将这些东西扒拉来扒拉去地看了看,都问过价钱后她挑挑拣拣一番买了一口铁锅和所有碗筷。

    双方交易结束,她道:

    “姑娘你这买卖值当,我帮你叫些人过来买吧,免得你出门吆喝找客人。

    不过这些人都是我的好姐妹,你可不能要价过高。”

    “大娘好说好说,她们来也同你说的一样一个价,你看怎么样?”赵巧月笑着问道。

    大娘轻点头道:

    “你这姑娘真是实诚。

    那也不用,我面子没那么厚。

    姑娘,你可以稍微高一点的,可别让自己吃亏。”

    赵巧月应了一声好,亲自帮妇人拎东西回去,又带了好几个妇人回来,其中就有柳秀才的婆婆。

    柳秀才婆婆看中书桌和太师椅道:

    “巧月,我们家同你夫子那么熟了,你看能不能收几文钱意思一下就成。”

    “老太太,咱们这般算起来确实挺熟悉的。”顿了顿,在柳秀才婆婆以为能拥有桌椅的时候赵巧月又道,“你看我们现在都要搬家了,一时半会找不到吃饭的地,今晚晚饭我们一家可以去你家吃不?”

    柳秀才婆婆立即不乐意了:

    “我说巧月啊,你不乐意卖就直说嘛,我家粗茶淡饭你怎么会看得上,何必拐弯抹角这般说呢,哼,老娘不买了。”

    说完,柳秀才婆婆迈着小脚牵着小孙子快步离开。

    离开前她还招呼着同她平日唠嗑对象们离开……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我在古代考科举金榜题名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暄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29章 卖家当,我在古代考科举金榜题名了,十月阅读并收藏我在古代考科举金榜题名了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