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彦林回道:

    “皇上下诏令乡试开恩科,不少人在谈论此事。

    还有就是北方的战事在增派军队以及萧王获得统领三军职权后胜利了好几场。

    如今人人都在夸萧王不愧是战神,声望已经胜过之前大皇子营造出来的名声。”

    赵巧月问过宋彦林,乡试时间在十一月初三,距离这日还有十一九日左右。

    随后她吩咐道:

    “你去打听打听李夫子可有来。”

    赵巧月来到这里定居,她并没有同李夫子断了来往。

    每隔一段时间,她都有同李夫子通信往来。

    她还从柳秀才那里知道不少李家的事情。

    李老爷病重,有药吊着一口气在,他还一直躺在床上。

    用柳秀才的话来说,李老爷还不想死,想等他的大孙子考了举人,入士人阶级。

    就算因为守丧耽误,他的大孙子都还能走些路子在衙门谋求个一官半职的。

    宋彦林领命在第二日去酒楼卖菜的时候他就去姜举人家问了消息。

    李夫子来了,随行的还有她的大侄子。

    而他的大侄子同行而来的是他的同窗孙志。

    因孙志又是王家西席夫子。

    王双双得知他启程来州城,她明年也是要考院试,也同行而来。

    然而姜举人这里院子是授课之地,住人不便。

    他便让老伯将人安排到他的另一个住处,同他的家人一起住。

    宋彦林因此没有见到大家。

    同老伯告辞后他就回家将消息告诉了赵巧月。

    赵巧月当即写了两贴子交给宋彦林道:

    “我既是想拜访夫子的,可她住在了姜府,我上门拜访不能越过姜家人。

    你明儿去卖菜的时候就将这贴子送去姜家。”

    宋彦林接过贴子收好,问道:

    “可需要买些拜访礼送上?”

    赵巧月想了想道:

    “待我上门的时候再送。

    你去买书店买上几套上好的笔墨纸砚回来放着。

    以后拜访读书人家就送这样的礼。”

    宋彦林应了一声好。

    赵巧月又询问他可还有事,见他无事要说就让他离开了书房。

    送上拜贴,宋彦林又将姜家和李夫子给的回贴带回来给赵巧月。

    赵巧月看过贴子,知道他们都欢迎她上门做客,时间不定。

    当即她决定明儿就去姜家。

    晚上用饭的时候,赵巧月就同夏娘说了这事,还问夏娘要不要一同前往。

    夏娘放下碗筷道:

    “你去是找你夫子有话说,我去干嘛?

    闺女,你去的时候见到夫子就多多给她鼓劲,让她有信心过了乡试。

    这当了举人可比秀才好不是半点。

    你夫子那么好,我是真希望她过的。

    对了,他们什么时候考乡试?

    我找个时间去寺庙上个香才行。”

    赵巧月将考试时间同夏娘说了,又不解道:

    “娘,你怎么这么喜欢去寺庙?

    难道这考试佛祖真能帮咱们似的?

    这天底下那么多人,佛祖说众生平等,你说他该保佑谁才好?”

    夏娘看了看赵巧月的小嘴,这孩子真不会说话!

    嗐,不会说话也是她的孩子,夏娘道:

    “拜佛不过是求个心安。

    不过看你这样子,咱们肯定是说不通的。

    以后你遇到无解无望的事情你就明白了。”

    赵巧月皱眉。

    绝望的事情她有遇到过,每次都是自己不放弃,绝地逢生。

    不幸地是最后一次绝地之中,遭遇众多丧尸围攻,她没能反击成功,选择自爆同丧尸一起永远离开末世了。

    那夏娘遇到什么事才会说出这样多愁善感的话?

    想着,赵巧月问了。

    夏娘愣了愣,脑海中闪过以往的事情。

    不过三岁就有记忆的闺女,如今看来她是没有生重病的记忆了的,她没有提。

    夏娘掐断回忆道:

    “咱们一起生活在乡下,无依无靠的熬日子,这还不够难的吗?

    后来有一次我去了佛寺,恰逢高僧讲经,我听了后才明白困厄不可怕。

    于是我又找到了咱们母女一起活下去的动力。

    闺女,世间谁都会遇到困难,在没法解决的时候,你可别想着丢下我,知道吗?

    娘就你一个亲人了。

    你一定要时刻记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赵巧月思索着这话中的意思,依偎着夏娘,抬手抱了抱她道:

    “娘,我记下你的话,我要给娘好日子,可不会放弃生活。

    娘,你放心好,以后迎接你的都会是好日子。”

    夏娘笑了笑,抬手拍了拍赵巧月的后背道:

    “傻闺女,人生波澜起伏才是人生嘛!

    你也不用担忧。

    那只是娘曾经初为人母时的迷茫无助。

    后来我无数次都在庆幸能养你在身边。

    咱们即便生活在乡下,生活得贫苦,我也觉得幸福。

    这样的幸福让我从未后悔这十多年的人生。

    若是重来一次,让我重新选择,我也不会放弃你。”

    赵巧月嘴角微微上扬。

    原主有一个好母亲,她一定会帮她照顾好夏娘的。

    母女两又说了一会话,赵巧月就被她打发去书房看书了。

    翌日,赵巧月等宋彦林卖菜回来后她就坐上他赶的马车前往姜家。

    姜举人的府邸,宋彦林有来过一次,他熟悉,很容易就找到了,从而抵达。

    因为有昨儿的拜贴,赵巧月很快就被姜家下人带进了姜府。

    在二门的时候领路的就换成了一个嬷嬷。

    这是赵巧月第一次走进别人家的内宅之地。

    每一处都流露着姜家的规矩。

    在后院客厅,她见到姜家的老夫人、夫人们以及少夫人们。

    她们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是她在王夫人身上没有见过的风范。

    这就身处不同阶层的教养吧?!

    赵巧月按照夏娘平日教的行礼规矩,给姜家长辈行长辈礼,同辈就行同辈福身礼仪。

    姜老夫人见赵巧月行礼如行云流水,完全不像个乡下丫头,不由得好奇她的身世来。

    聊天时她也多加打听。

    赵巧月像是没有听出来,巧妙化解,闭口不提赵丞相府。

    不久后,姜老夫人就让人请来了李夫子。

    随即,她也将时间留给了赵巧月和李夫子。

    李夫子同姜老夫人说了一声告辞便带赵巧月去了她的住处。

    姜老夫人给她安排了一个靠近侧门的院子。

    她出门走过一条小巷就是闹街,想要采办什么都很方便。

    赵巧月见了院子的所在,不由得发现姜家人对李夫子是真心招待的。

    她也就没有提出要邀请李夫子去她家居住的话。

    不过跟随李夫子进了院子,赵巧月就不这么想了……

    

    92383_92383754/121436494.html

    

    。wap2.idzs.cc.co

章节目录

我在古代考科举金榜题名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暄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61章 上门拜访夫子,我在古代考科举金榜题名了,十月阅读并收藏我在古代考科举金榜题名了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