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人说得差不多的时候,发船的时间将近。

    赵巧月送几人登船后才带着夏娘去找宋彦林。

    宋彦林此时在同僧官说着剪纸画制作过程。

    僧官听得认真,还拿着宋彦林递给他的剪刀和纸试了试。

    赵巧月母女到来的时候僧官已经剪出一朵扁平的花。

    纸花的周边凹凸不平,完全没有美感可言。

    僧官看着就不是很满意,放下手中的剪刀和纸,发觉有人靠近以为是客人。

    他主动让道,想着待客人买画后他再同眼前的小贩谈谈。

    赵巧月注意到这个细节,笑着问道:

    “这位老爷可有喜欢的画?

    若是不喜欢,可以定制,你说,我来剪。”

    僧官转头看向赵巧月道:

    “这是施主所做?”

    见赵巧月点点头,僧官又道:

    “施主可否能为去静和寺看看,为那里剪几幅画。”

    赵巧月想着夏娘还要去那里上香还愿,她同僧官道:

    “可以,我明儿就同我母亲去上香,我们是去还愿的,想着在那里住上几日,叨扰老爷了。”

    僧官摆摆手表示不打扰,又与赵巧月商定好见面时间以及剪纸画的价钱后他就离开了。

    大荣朝皇帝信奉佛教,上行下效缘故,全国上下佛教盛行,现在佛教几乎都成了国教。

    相继就有了僧官这个官职。

    他们负责管理寺庙和僧尼事务的职官,皆由僧人担任。

    刚才那人在介绍他自己的时候赵巧月便知道他就是一僧官。

    同时,她心中也有了打算,那就是靠着这次去寺庙剪纸,打出剪纸画的名气。

    那她就不用再出来摆摊,也会有一笔不菲收入。

    这些银子一直储存着,到明年求学的时候她应该能在应天书院附近买一“学区房”。

    有了这个打算,赵巧月就直接让宋彦林收摊,带夏娘去城里逛街了。

    母女两对金银首饰和胭脂水粉不是很感兴趣,也可能是用不上的缘故。

    夏娘在卖布的铺子为赵巧月挑选了一块布做衣服,又买了几双鞋底也是打算给赵巧月做鞋子的。

    赵巧月见状,她就给夏娘选了一身衣服。

    夏娘想要实用和符合规矩的,她推掉了华美衣服,选择一身简朴的棉布衣裳。

    赵巧月听了夏娘的解释,知道规矩如此,她无法强求,同意夏娘的选择。

    母女两买过衣服,夏娘提议道:

    “你去书馆看看有没有适合你的书,买几本回去吧!”

    赵巧月如今在学习四书五经的时候也有看杂书,比如棋谱、地域志、民俗等。

    因为四书五经是朝廷规定的科举书,它们是她应付考试的。

    可为官就不是四书五经行得通的。

    想要了解这个世界就必须多看这个世界的书籍。

    这是她能了解这个世界的最有用的途经。

    赵巧月觉得夏娘的提议不错,她附和道:

    “娘,你也去挑选几本话本子吧,无聊了,也能解闷,或是给家里的丫头小子们看着识字也是可以的。”

    感兴趣的看书识字,总比看那些难懂难解的四书五经学习更容易。

    且家里的丫头小子们也不能科举,四书五经学不学都没啥关系。

    赵巧月的提议,夏娘不太赞同。

    谁家的姑娘都不会提议自家下人看话本子。

    而且话本子还是规矩人家的禁书,出都不能出现在家里,更别说看了。

    想着,夏娘就将这个知识点普及给赵巧月,免得她以后被人指指点点笑话。

    赵巧月咂舌,好奇问道:

    “那闺阁女子们都能干些什么?”

    夏娘道:

    “大多数时间在学女红,琴棋书画,偶尔应约出门参加宴会,琴棋书画就成为她们像众人展示自己才华的本事。”

    赵巧月设想一下自己过着这样的生活,她估计得疯掉!

    还好还好她生活在乡下!

    赵巧月想罢,回应夏娘的提点道:

    “我现在算是知道了你的用心良苦。

    娘,以后我不会这么说了。”

    说着,母女两来到了书馆。

    正要往书馆里走,他们就遇到王双双和一个陌生的男子。

    赵巧月顿时想到柳秀才说的话。

    瞬间她也就猜测到王双双身边的男子是谁。

    赵巧月面不改色面向王双双,正琢磨着这会子王双双会是否愿意表明他们相互认识的。

    夏娘不知情,她认识王双双,也记得他们之前一起去临安县的事情,她上前道:

    “王姑娘你也来买书?是为了院试吗?”

    赵巧月闻言就看到王双双脸上闪过的尴尬。

    很快就被她巧妙化解,她换上笑脸同夏娘打招呼:

    “是啊,婶子,我已经买好了,我还有事就不打扰你们了。”

    夏娘见王双双同身边的男子离开,张嘴想说的话就没有说出口便作罢,待人走远,她才对赵巧月道:

    “王姑娘,这个样子我怎么觉得她不想见到我们呢?”

    赵巧月道:

    “娘,你可真是火眼金金。

    不过这都不是咱们的事,咱们还是赶紧进去买书吧!”

    夏娘点点头,确实不关他们的事,放下此事,两人去买了几本时下流行的复习书。

    赵巧月本来还想买几本杂书。

    夏娘没有同意,说什么都要她考完院试再来买。

    赵巧月不想同夏娘争执,伤了和气,很乖巧地同意夏娘的说法。

    买过书交给赶着马车的宋彦林,她们又去买了明儿上香所需的香就回家了。

    翌日,赵巧月将宋彦林丢在了家里管事,她带着宋娇和夏娘一起去了静和寺。

    宋娇因为她哥哥总是跟着姑娘出门办事,这次被丢下,很是得瑟,一路上赶着马车都哼着轻快的民谣。

    马车里的赵巧月嘴角抽抽,不知用什么词来形容此时的宋娇。

    赵巧月就懒得搭理她,拿着书看。

    顺便,她也拿了她制作的浆糊和纸张给夏娘折叠粘贴学做立体的假花。

    不过她没有让夏娘使用剪刀等锋利工具,恐马车行驶带来的不安全因素让她受伤。

    很快,他们就来到了静和寺庙。

    静和寺与静安寺不同,不在山上而是在山脚,马车可以直达它的门口。

    除皇室和官员以及他们的家眷享受特权外,这要是能得到僧官应允,他们能坐着马车长驱直入。

    

    92383_92383754/121434485.html

    

    。wap2.idzs.cc.co

章节目录

我在古代考科举金榜题名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暄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69章 同僧官谈生意,我在古代考科举金榜题名了,十月阅读并收藏我在古代考科举金榜题名了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