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柳老夫子说要考核赵巧月的日子,也是学生放假的日子。

    赵巧月知道柳老夫子有空闲,她一大早就来寻他。

    两人在学堂里的后院一问一答的交流。

    宋彦林和宋娇兄妹两就在前边帮老仆人打扫学堂。

    等他们将学堂清理干净,赵巧月这边已经通过柳老夫子的考核。

    柳老夫子十分满意赵巧月的学习成果,他道:

    “从今儿起,我一边教你大西辽的官话,一边教你下棋。”这孩子的学习能力强大,多学点他觉得都是可行的。

    赵巧月笑着点点头道:

    “好啊,多谢夫子了。”

    说着,看到宋家兄妹跟随老仆人回了后院,她交代道:

    “娇娇你们兄妹一会去城里多买些食物回来做饭,也省得夫子他们再做饭了。

    夫子,今晚我们就借你家的锅灶了,也省得你不愿意去学生家用饭。”

    柳老夫子微微点头,虽说不是很在乎口腹之欲。

    可能有个比他的老仆人做饭好吃一点点的人做饭,改善改善伙食也是好的。

    商量好此事,赵巧月就跟着柳老夫子继续学习。

    宋彦林觉得天气炎热就没有带上宋娇,他独自骑马去买菜了。

    宋娇无事,也不想打扰赵巧月他们,她就拉着老仆人到前院学堂学习北金官话。

    姑娘学习能力强,她可没有那个脑子,只能通过刻苦努力和坚持了。

    老仆人同柳老夫子说了一声,他就随着宋娇去前院,一边走,一边随意同宋娇聊天道:

    “你这丫头又不需要走仕途,也不需要去北金,为何要这么努力学北金官话?”

    宋娇斗志昂扬道:

    “我要永远追随我家姑娘。

    多学点总没有错的,这万一没准我家姑娘就带我去了北金呢?

    到时候事事都需要我家姑娘出头,那不就显得我们这些属下好没有用了嘛!”

    老仆人没想到一个丫鬟都这么有上进心。

    他能会北金官话还是因为曾经他就是大荣北边边关之人。

    后来遇到了老爷,他跟随老爷去了一趟北金回来,又跟随他去了大西辽。

    不过他觉得大西辽的官话太难学了,又觉得对自己没有用,只学了些许简单的,并没有深入学习。

    这会子他想要是他当初能有这小丫头这般上进心是不是人生就不一样了。

    老仆人随后又摇了摇头。

    这要是重来一次,他的选择也不会改变,毕竟他们的主子都不一样。

    老仆人可是见过赵巧月同宋家兄妹的相处方式,在他看来很多时候他们之间更像朋友,不像是主仆。

    这些想法不过片刻,老仆人回应宋娇道:

    “你能这样想,我呢,闲着也是闲着,那我就尽我所能教你。”

    宋娇很真诚地表示谢意,同时她不仅学得认真,还将她大哥拉来一起学习。

    就这样,赵巧月找时间向柳老夫子请教学问。

    宋家兄妹两找时间向老仆人请教学问。

    不过他们都十分自觉地没有打扰学生上课学习的时间。

    同时他们也会同学堂的学生们打好交道。

    这也使得村民们发现他们三人住在村里,经常同柳老夫子走动,他们也没有意见。

    村民更没有因为他们是外来人找麻烦。

    三人勤奋好学,时间流转飞快,转眼间,就来到了七月初六。

    还有一日就是七月七乞巧节,也是赵巧月的生辰。

    傍晚时分,宋家兄妹找了个借口没有同赵巧月一起去隔壁学习。

    待赵巧月离开后,宋娇道:

    “哥,明日就是姑娘生辰,也是她及笄的日子,咱们现在啥都没有准备,明儿要怎么办?”

    宋娇去年已经及笄,虽说没有大办,可宋母还是花钱置办了两桌酒席,该有的流程一个都没有少。

    如今赵巧月的,今儿她都提醒了好几次。

    看姑娘随意的样子压根都不记得生辰还是不打算过,她没看得太明白。

    宋娇觉得怎么都要给赵巧月简单办一个吧?!

    不过她没法拿主意,也没法办,因为钱不归她管。

    现在只能看她哥的了。

    宋彦林道:

    “我私下问过姑娘了,姑娘说及笄的事情夏新娘有来信说待她回去补办,现在不过了。”

    不过他还是想要她过生辰的。

    毕竟他看到不管是他妹妹还是十一春都期待过生辰。

    紧接着宋彦林道:

    “咱们就简单帮姑娘过一下,置办一桌宴席请柳老夫子他们一起用饭。”

    宋娇想想,她点点头道:

    “也只能这样了。

    不过乞巧节祭拜魁星爷的事情不能忘了。

    这事夏新娘有交代咱们母亲提醒我们,让我们提醒姑娘。”

    宋彦林知道想要考取功名看的还是自己的努力和付出。

    就像姑娘说的祭拜不顶用,不过他们一大家子还是想要讨个好彩头的。

    宋彦林轻嗯一声道:

    “这事我记下了。”

    说着,宋彦林同宋娇商量一下明日的安排,两人又继续去隔壁学习了。

    学习是他们三人的事情,赵巧月干不出来让两个老人家陪她他们熬夜,等到了天黑,她就带着宋家兄妹回家了。

    回家路上,赵巧月道:

    “我知道你们明儿有什么安排,一切还是从简吧!

    这生辰呢,也是母亲生孩子最痛苦和幸福的日子。

    如今母亲都不在我身边,我这般过生辰没啥意思。

    不过你们明日谁要是去城里就去买些硝石回来。

    天气越发热了,咱们也该制冰了。”

    兄妹两人听着赵巧月的话,仔细想想确实挺有道理的。

    同时他们也明白赵巧月不想继续谈论此事。

    宋彦林就顺着赵巧月的话问道:

    “姑娘,这制冰之事我记下了,咱们制好冰要送来学堂吗?”

    “送吧,让柳老夫子和他的学生们可以安心读书。”

    顿了顿,想起学堂如今都没有用冰块,村里也没有见大家说制冰的事情,赵巧月交代道:

    “虽说我将制冰方子给了莫安歌,但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广而告之全天下老百姓们,所以咱们这法子就我们自己知晓。”

    宋彦林轻应了一声是,随即将明日的安排对赵巧月说了一遍。

    赵巧月听后沉思一会道:

    “你们这样的安排我觉得可以,就按照这样安排吧!

    对了,娇娇,咱们去年去了庙会。

    今年你想去逛逛的话,你明儿就同你哥一起坐着马车进城玩一日吧!

    嗯,它算是我给你放假了。”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我在古代考科举金榜题名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暄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111章 学习时光,我在古代考科举金榜题名了,十月阅读并收藏我在古代考科举金榜题名了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