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贺肇交流结束,赵巧月照旧去藏书楼看农事书。

    在下午快要上课的时候宋娇才回来,脸色不怎么好看。

    赵巧月没有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匆匆忙忙就同她一起去上课了。

    这节课是棋艺课,选择这门课的人还是挺多的,一个学舍里坐了大约三十来个学子。

    大家两两一盘棋局,这节课王姑娘正巧也在,想要同赵巧月一起。

    赵巧月拒绝了,她的理由也十分充分。

    那就是上节课她被孟学子打败了,这节课她要找回场子。

    王姑娘看到赵巧月斗志昂扬的胜负欲,她便放弃了。

    课上,夫子先讲学半节课,留下半节课给学子们实践。

    赵巧月聚精会神地同孟学子又下了一局。

    她一边下棋,一边琢磨孟学子的下棋之道。

    上节课她复查过,知道孟学子稳中求胜,这局依旧如此。

    她则反其道而行之。

    最后还是输了三子。

    赵巧月没有气馁,笑着道:

    “孟公子,我输了,这次多谢指教了,下次咱们再来一局。”

    孟学子道:

    “好啊!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今儿我算是在你这里见证了。

    我也期待同你再来一局。

    不过一会的剑术课,还请赵姑娘多多指教。”

    他们是今年新生,也是同一学舍的学子。

    两人是在剑术课相识。

    又在兵法课上相遇,一起排兵布阵进行沙盘模拟后略有交情。

    后来在这里成为能说上几句话的熟人。

    赵巧月微微点头道:

    “互帮互助,合情合理。”

    棋艺课下课,赵巧月带着宋娇去上剑术课。

    虽说同孟学子是同样课同样地点,还是选择分开走。

    王姑娘不喜欢打打杀杀的武术,觉得不适合女孩子,还挺粗鲁的,这样的课她没有选。

    知道赵巧月要去上剑术课,她同赵巧月没有说上几句话就奔向各自要上课之地。

    路上,宋娇小声跟赵巧月说着话:

    “姑娘,该打听的事情已经打听清楚,这里人多我回去再同你说。”

    赵巧月轻嗯一声,随即问道:

    “我娘还好吧?”

    宋娇一边走,一边道:

    “夫人每日都在琢磨着开一间什么样的卖衣服的铺子。

    我娘帮着出主意,两人过得很充实。”

    因同赵家断绝关系后赵巧月就让大家一改往日对夏娘的称呼,统一叫夫人。

    同时,在来那日,她也将该让夏娘知道的这个消息告诉了她。

    如今见夏娘没有半点不高兴,还开始新的生活。

    赵巧月是高兴的。

    更高兴的是夏娘的人生不会再被赵家主和家主夫人拿捏,她不仅可以拥有自己的人生,也可以拥有财富。

    赵巧月道:

    “嗯,不错,改日你见到你哥就告诉他,让家里人都配合着我娘行事。

    银钱不必担心,没有银钱,我就想法子赚钱。”

    宋娇应了一声好。

    她算是一路陪着赵巧月走到如今,对于赵巧月的赚钱能力,她还真是不担心。

    两人上了剑术课后一下午的时间就这么过了。

    回小院住处的时候,赵巧月没有立即回去,而是带着宋娇去大院的亭子处。

    人待在亭子里,可以观望四周的情况,并不会受到他人的打扰或是让人偷听。

    赵巧月刚坐下,宋娇就同她说起今儿下山之事。

    原是宋娇来到同宋彦林约定的地方,同时今儿也是她同宋彦林约定见面的时间,正打算进茶楼去看看她哥哥在否。

    她就听到有人喊她,寻声看去。

    柳孟夏正坐在一旁的面摊吃面,言语中她听到柳孟夏让面摊老板找她要面钱。

    宋娇错愕片刻就拒绝了,转身要走,面摊老板拉住她,不让她离开。

    因为柳孟夏已经端着面碗跑远了。

    宋娇迫不得已帮柳孟夏付了面钱。

    等她进茶楼同宋彦林见面后她没走多远又看到柳孟夏。

    她当即就上去找柳孟夏要面钱。

    柳孟夏不给钱,还想让她帮忙付包子钱。

    这个不能忍!

    宋娇直接拿着面钱五文钱份量的包子,将柳孟夏押在了包子铺。

    赵巧月听后嘴角抽抽。

    初来乍到,她除了遇到柳秀才,啊不,是柳举人前任婆婆以及李春梅一家这些极品,还以为没有了呢。

    没想到她会在书院又遇到极品啊,还真是罕见!

    赵巧月道:

    “这事你做得对,该是咱们的,一文钱都不能丢,不是咱们的,咱们不要。

    以后别再乱搭理人就是了,这次当是有个教训。”

    宋娇点点头,乖巧地坐在赵巧月对面,向她禀报王姑娘的消息:

    “王姑娘是如今礼部尚书王大人的侄女,她父亲正是南阳省从安府知府。

    据说如今的王家自从王姑娘祖父致仕。

    现任礼部尚书王大人无法收服其父留下来的人脉以及势力

    王姑娘父亲又不在京都。

    京都王家靠礼部尚书王大人撑着。

    大家都说王家就大不如前,有没落的趋势。”

    赵巧月稍微沉思片刻便明白王姑娘在她跟前晃悠的缘由。

    礼部尚书王大人是原主的榜样,可不是她的。

    她不想站队,她想要自成一派。

    所以啊,这王姑娘算盘注定要落空的。

    以后她还是远着些,免得被王姑娘发觉她的真实意图。

    赵巧月想罢,正想起身离开,宋娇又道:

    “那个柳孟春的家世我哥也打听清楚了,姑娘你听否?”

    赵巧月又坐好,眼神示意宋娇赶紧说。

    宋娇没有卖关子,直言道:

    “柳孟春来自应天府不远处的一个小镇。

    这个小镇下有个柳家村,真是柳姑娘姐妹家中所在。

    不过这个小镇出名的是王姑娘一家。

    王氏一族因王姑娘家得势在小镇非常显赫,说话比镇长等小官员说得管用。

    曾经因为田地问题同柳家村柳氏家族发生过争端。

    后来争端被解决,不过两姓家族便没了往来。

    平平淡淡相处差不多十多年后,就有人拿回家乡参加科举的王姑娘和柳姑娘做比较。

    于是她们两也隐隐在比科举成绩。

    而且这县试、府试和院试三场比试都有人对此下注了,每次都是柳姑娘胜一筹。”

    赵巧月沉思许久,起身道:

    “啧,这事咱们就当故事听了。

    走吧,回小院做饭。”

    

    92383_92383754/121406778.html

    

    。wap2.idzs.cc.co

章节目录

我在古代考科举金榜题名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暄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121章 同宿人的家世,我在古代考科举金榜题名了,十月阅读并收藏我在古代考科举金榜题名了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