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就是豆儿的三叔,他既不好研究古董,又不爱读书,上了几年私塾,便整天游手好闲的混迹在市井,可以说是不务正业,不学无术。

    一九一四年(甲寅年),那时的豆儿才三岁,她字出生起就身体孱弱,三天两头的生病。

    为她的身体,一家人没少花心思,经过十几位有名或无名大夫的调治,中药、西药与补品吃了不少,但都是治标不治本。

    同年六月的一天,豆儿的父亲出去看物件,店内只有两名伙计与豆儿的爷爷跟豆儿。

    那天上午没客人,豆儿的爷爷正在喝茶,一名老乞丐进店向他讨要饭食。她爷爷喝止了伙计,让老乞丐坐下,先茶后饭的招待一番。

    吃饱饭,老乞丐看看正在店内玩耍的豆儿,他道:“小丫头挺乖,来,让爷爷看看。”

    豆儿看看他,又看看爷爷,见爷爷微微点头,她走到老乞丐面前。

    老乞丐看看豆儿的眼睛,又摸了摸她的四肢,然后对她爷爷道:“这孩子面白而无泽,目亮而无神,骨坚而不韧。这是命中五行缺木的表现。不知这孩子的生辰八字,能否告知?”

    闻言,豆儿的爷爷知道老乞丐非同一般,他道:“哦,原来先生精通医术。孙女生于辛亥年甲午月甲戌日甲戌时,先生看这孩子的病能治与否?”

    老乞丐摇头道:“老朽倒是粗通些医术,但我刚才说了,这孩子命里五行缺木。这不是病,不是看大夫,吃要能解决的。”

    豆儿的爷爷有些失望,他道:“那先生有何高见?”

    老乞丐摆摆手,然后闭起眼睛,掰着手指,口中念念有词,掐算了半晌,睁开眼睛道:“敢问这孩子的芳名?”

    豆儿的爷爷道:“孙女姓谌名雪玲。请问先生,这名字有什么问题?”

    老乞丐道:“这‘雪’意指白色,且表寒,而白属金,金克木。这孩子本就命中缺木,而寒不利木生,又被金克,此乃雪上加霜之意。”

    豆儿的爷爷问道:“那依先生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想了想,老乞丐道:“同木为伴,遇事而东,远火离金,顺之则利,反之则害。其一,家中应多种些花草树木,特别是这孩子的卧房内外;其二,这孩子得必须改名;其三,这孩子一生尽量不要离开有树的地方,尽量不到缺草少木的所在,身上应终年佩戴木制首饰。”

    豆儿的爷爷点点头道:“这些都可以,但不知孙女应改作何名为宜?”

    老乞丐想想道:“‘碧萱’,汝字‘豆’。”

    豆儿的爷爷点头道:“好,全依先生的高见。请问先生尊姓大名,待孙女身体康健些,谌某定亲自登门拜谢。”

    老乞丐道:“谌老板客气了,我一个走街串巷的乞讨之人,哪里敢称尊道姓。不过几句话而已,谈不到谢……”乞丐话未说完,起身便走。

    豆儿的爷爷起身边拿出一摞银元边道:“先生慢行,这点拿不出手的薄钱请先生收下。”

    那老乞丐看也不看他手中的钱,竟直出了文心阁,扬长而去,待他与伙计追出门,老乞丐已经看不到人了。

    豆儿的爷爷暗道:“这是一位隐士,真正的高人。有道是:大隐隐于世,小隐隐于山。希望孙女这次能得以康健。”

    回到店中,豆儿的爷爷发现,刚才老乞丐坐的位置前的桌上放着一个红棕色木制手串。

    豆儿的爷爷自幼便与玩器打交道,不用看就知道这个手串非俗品,这是一串崖柏木的珠子。他将珠串拿在手中,这果然是串上等陈化崖柏木瘤花料所制。

    珠子共有十八粒,粒粒油光绵密,观其品相与纹理,这珠串的母料为川料,至少在三百年以上。

    他记得很清楚,自己店内绝对没有这样一串珠子,这一定是老乞丐遗落的。但回想起老乞丐的话,这很可能是他故意留下的。

    这串崖柏串珠价值在两百两左右,他有这样的物件还乞讨,这只能说他是一位超脱世俗的人物。

    想着,豆儿的爷爷把串珠绾做两圈,唤过豆儿,把珠子戴在了她的手腕上。

    豆儿家本就做的古玩生意,家中自然少不了玩器、字画与花木。听了老乞丐的话,宅中更是添了不少草木花卉。

    打那往后,豆儿的身体虽然没什么明显的变化,但一家人从她渐渐增加的饭量与气色上可以看出,她的体质在一点点的好起来。

    果然,在之后的三年里,豆儿的身子硬朗了不少,而且令家人最为欣喜的,她再没生过病……

    一九一七年(丁巳年),豆儿的爷爷把生意及部分财产交给了大儿子,剩下的,除了养老的,全都分给了老二与老三,随后他就搬回了乡下老宅。

    老爷子回去享清福,老大独自经营古玩店,老二依然教书,唯独老三不学无术。

    豆儿的三叔整天吃、喝、玩、赌,没出两年就把老爹分给他的家产挥霍一空。

    后来,豆儿的三叔便向大哥与二哥借钱,说是借,其实就是要,他一向是只借不还,他的钱都挥霍了,上哪还去。

    豆儿的二叔知道自己的三弟不务正业,后来就不给他钱了,只有豆儿的父亲心软,每次都给三弟拿钱。

    又过了半年多,到了一九一九年,局势越发不稳,俗话讲:盛世古董,乱世黄金。随着动荡加剧,古玩生意开始不计。

    生意不好做,钱挣的少了,但豆儿的三叔要的钱确一次比一次多。豆儿的母亲一看这不是个事,于是劝丈夫,不行让老三在店里做点事情,这样他也能收收心。

    豆儿的父亲也跟三弟说过几次,后来他也答应了。无奈她三叔不学无术,有几次,豆儿的父亲外出有事,她三叔接连收了几个“打眼”货,使文心阁亏了一大笔钱。

    打那以后,也许是她三叔觉得没脸再在文心阁干了,也许他本身就不是正经做事的人,便又混迹于市井。

    23186/

章节目录

夜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午夜无痕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0322 看破命程,夜异,十月阅读并收藏夜异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