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听后久久未语,吕布也知道一时半会董卓很难接受这个结果,吕布也没催他,安静的等待董卓接受现实。



    谁料董卓身形暴动,直接夺过了一旁并州士兵腰间的佩刀,直接横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吕布等人都被这眼前的巨变惊呆了,谁也没想到董卓会来这么一出。



    陈宫见此却是心中暗喜,他心中想到:快点抹了脖子吧,你一死便是一了百了了!



    董卓并没有辜负陈宫的希望,董卓凄惨一笑,口中高呼道:“孤何以至此?”



    话音落下,董卓横刀抹了脖子,鲜血喷涌,董卓肥胖的身躯缓缓倒在了血泊当中。



    一代枭雄董卓,就此命丧长安城。



    随后,吕布见了郭汜一面,郭汜也是个明白人,如今长安之乱已落幕,他自然懂得自己该怎么做。



    于是郭汜对吕布表示愿意效忠于吕布,并自告奋勇的想为吕布招降其余西凉手握兵权的将领。



    吕布自然是乐得见到这一幕,于是吕布便派心腹带上重礼,去和郭汜一道劝降其余西凉诸将。



    接着吕布把长安城的兵权交给了陈宫,他则是寻了郎中,安心养伤。



    李元霸的拳脚相加着实是给吕布打的不轻,虽说是皮外伤,但这也没有这么往死打的。



    吕布现在动一下都觉得疼痛难耐,更别说指挥军队了。



    所以吕布就当了回甩手掌柜,将这些杂务通通交给了陈宫处置。



    在陈宫的建议下,吕布修书一封,写给刘协,信中的大意便是司隶这一块以后就我说的算了,咱俩谁都别得罪谁,你做你的皇帝,我管我的司隶之地,你最好是识趣点,别闹的咱俩都不愉快,至于为什么写信呢,是因为我身受重伤,等我伤好了便去宫里拜访你。



    当然了,这些都是比较隐晦的表达的,不能如此的直白。



    吕布想着振兴寒门,自然不会对刘协这个傀儡皇帝又过多的好感。



    最后吕布下令,厚葬李元霸,将其与李儒合葬一处。



    ……



    且说张绣与伍天锡一路快马加鞭,这日终于抵达了蓟县。



    到了蓟县,二人便被蓟县繁华的景象惊的目瞪口呆,这还是当初的蓟县么?



    由于张绣二人都是拿着兵刃,不多时巡逻的士兵便围了上来,询问他俩的来意。



    张绣说明来意后,士兵将他俩带到了驿馆等候通传。



    没过多久,张绣二将便得了通传,前去面见刘锋。



    刘锋很高兴他们俩的投奔,与他俩寒暄了几句,将他俩都封作了偏将军。



    至于他俩的归属,刘锋的打算是将他俩都分到陈庆之麾下。



    因为按照这个态势,平定凉州也是板上钉钉之事,凉州都督,陈庆之无论是军衔还是履历,都足以担此职务。



    张绣本来就是土生土长的凉州人,让他去陈庆之麾下效力再合适不过了。



    于是刘锋让他俩在蓟县稍事歇息,待凉州事了,他俩便赶往凉州赴任。



    张绣二人自然是千恩万谢,之后刘锋又与他俩寒暄了一会儿,二人便识趣的退下了。



    张绣二人退下后,刘锋打开了锦衣卫送来的情报,白纸黑字上面写着,长安及司隶之地尽归吕布,雍凉兵马多数被吕布接手。



    刘锋看后莞尔一笑,他也是没有想到,长安之乱,吕布竟是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刘锋背手来到窗前,遥望司隶之地的方向,口中喃喃道:“九原虓虎,孤很是期待与你的下次交手!”



    ……



    凉州某地,三架马车正在泥泞的小路中穿行,马车的周围俱是一些骑着骏马、手持兵刃的魁梧汉子。



    头一架马车中,坐的是一个年轻的公子与一个角色的美妇;



    第二架马车中,坐着一个中年文士;



    第三架马车中,除了坐着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还躺着一个病恹恹的大汉。



    三架马车前方,一个手持长枪,身背弓箭的青年男子一马当先,这男子的身后跟着四名魁梧汉子;



    三架马车的左右各有两名骑马的魁梧汉子护卫,车队的最后,四名大汉负责安保工作。



    头一架马车中的年轻公子是何人?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从长安城中逃窜而出的陶商。



    第二架马车中坐着的,自然是陶商的狗头军师朱升;



    至于第三架马车中的二人,则是受伤的夏鲁奇和从鬼门关救回的罗松。



    车队前背弓持枪的汉子,不是谢映登还能是何人?



    原来那日陶商从地道离开长安城,地道的出口在长安城的城郊,出了地道陶商便麻利的购置了马车与骏马,众人片刻也没敢停留,赶紧抄小路逃离长安城。



    逃命的路上,陶商便在琢磨着自己能去哪里。



    朱升给出的建议是,陶商目前最佳的选择便是益州。



    至于到了益州后择主的最佳选择,朱升吞吐了半天才说出口,那便是投奔黄巾首领宋江。



    这是为何?



    其实这都是董卓孙女婿身份惹的祸,董卓臭名昭著,陶商有了这层身份就如同过街老鼠一般,虽说没达到人人喊打的程度,但不招人待见是一定的。



    有了这层身份在,别说刘璋这个名义上的益州之主不会待见他,就连袁绍这个落魄的四世三公子弟也不会待见他。



    汉室宗亲刘大耳,那更是爱惜羽毛如同惜命一般的人物,他要是能接纳陶商,那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唯独黄巾首领宋江来者不拒,别说是董卓的孙女婿,就是董卓本人来了,宋江也未必会将其拒之门外。



    一个是黄巾首领,另一个是国贼孙女婿,二人可谓是同命相怜,或者说是臭味相投,宋江没理由会拒绝陶商。



    在朱升的建议下,陶商也就打定了主意去投宋江。



    董卓孙女婿这层身份都有了,再加上一个黄巾叛党的骂名也无妨。



    如今的陶商已经被逼上了绝路,此时可不是他刚丢徐州的那个时候,那时候供他选择的道路有很多,现如今,陶商能够选择的道路,只有投奔宋江这一条。



    换句话说,陶商未来的道路,已经不是他自己能够决定的了。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章节目录

锋行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苍山浅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四百七十五章陶商露面-匪行三国 小说,锋行三国,十月阅读并收藏锋行三国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