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国的人们富裕起来了,大家都在为“改革开放”感恩戴德。

    可是,大家知道不知道,“改革开放”的一开始放在了广东,而没有放在江苏的大上海呢?

    这是用千百万以广东人为首的多个省份的集体“大逃港”换来的,这里边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感人的故事,都叫深圳与香港之间的大浪冲走了。

    1978年,习仲勋主政广东后,第一件进入他的眼帘的就是屡禁不止的“大逃港”,把他吓了一大跳。

    于是,他亲自下去大量的走访,亲身感受到了当地居民的这些行动实实在在的是无可奈何之举,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是活不下去了。

    他意识到,光靠严防死守不可能有效地遏制偷渡,不但残酷残忍,而且适得其反,必须另辟蹊径。

    随后,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向中央提出了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的想法。很快,他们便迎来了复出不久的*。

    在他们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情况后,*却出奇地沉默。他连吸了几根烟,平静地对大家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

    1980年8月26日,在逃港的桥头堡深圳,率先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负责广东特区筹办、曾兼任深圳市委第一书记的吴南生回忆道:“在特区条例公布后的几天,逃港的人群突然消失了!确确实实,那成千上万藏在梧桐山的大石后、树林中准备外逃的人群,完全消失了!”

    后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大张旗鼓,深圳成了世界瞩目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但是,深圳“大逃港”的不太光彩的历史就悄悄地给埋葬掉了。

    我在这个和深圳的时候,知道了这件事情,欢喜过望,决定以此为体裁进行一个大部头的小说创作。

    但是,一进行采访才知道,这是一个壁垒森严的禁地,于是,明智地知难而退,搁笔。

    一直以来,我十分佩服我们国家的保密工作做得好,可是如果不实事求是就不可以啦。

    叛逃至今没有多少年,现在已经提出了*叛逃并不是主动,而是叶群与林立果的强迫与绑架。

    你们看看,这个悬殊多么大,这不是在明目张胆地欺骗老百姓吗?

    但是,阴云毕竟正在慢慢地散去,历史的真面目,正在悠悠地揭开忽悠人们的虚假面纱。

    让我们回过头来,清清楚楚地看看历史上的“大逃港”。

    因为,我们小说里的主人公就在香港,而其活动的主要地区又在香港与大陆的沿海地区,这是回避不了的,而且,我们真正的看清楚了几乎被人们忘记了的深圳“大逃港”,也是对被“大逃港”死难的亲人无言的祭奠。

    令人感到可喜可贺的是,深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陈秉安先生的大作已经完成并且面世,那里有非常惊心动魄的催人泪下的描述,我在这里只是一个简单的概述而已。

    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

    “大逃港”从1955年开始出现逃港现象,深圳历史上总共出现过4次大规模的逃港潮,分别是57年、62年、72年和79年,共计56万人(次);参与者来自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广西等全国12个省、62个市(县)。

    逃港者多为农民,也包括部分城市居民、学生、知识青年、工人,甚至军人。

    从政治成分看,普通群众居多,也有共青团员、**员,甚至*干部。深圳市从1955年至1978年,全市干部中参与逃港者共有557人,逃出183人;市直机关有40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外逃。

    逃港的方式,可分走路、泅渡、坐船3种。

    按路线,则有东线、中线、西线之别。

    泅渡通常是首选。偷渡者往往会选择西线,即从蛇口、红树林一带出发,游过深圳湾,顺利的话,大约一个多小时就能游到香港新界西北部的元朗。

    广东人把这种水路偷渡称为“督卒”,借用象棋术语,取其“有去无回”之义。

    所以,一到夏天,水库和河里便人满为患,他们在“好好练游泳,日后去香港”。

    偷渡者通常都带有汽车轮胎或者救生圈、泡沫塑料等救生工具,还有人将多个避孕套吹起来挂在脖子上。有些偷渡者下水后,还一边游一边背诵**语录给自己打气:“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当时,上述物件都属于严格控制使用的物品。

    到后来,就连乒乓球都成了其中之一。因为边防部队发现,甚至有人将数百个乒乓球串在一起,作为救生工具。

    中老年人和儿童妇女通常选择陆上偷渡,从深圳梧桐山、沙头角一代,翻越边防铁丝网,粤语中戏称为“扑网”。

    为了躲避警犬,一些逃港者临行前会到动物园收买饲养员,找一些老虎的粪便,一边走一边撒,警犬闻了粪便的气味,便不敢追踪。

    当时对偷渡者的打击是异常严厉的。凡不经合法手续前往香港者,都被视为“叛国投敌”,抓到就处以收容。

    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边防战士遇到不听命令的偷渡者可以随时开枪,许多偷渡者被打死在滩涂上和山里。

    这种风险极大的逃港风潮,还催生了一个新职业――“拉尸行”。在鼎盛时期,深圳活跃着200多个“拉尸佬”。

    上世纪70年代末,深圳蛇口海上派出所曾经规定,“拉尸佬”每埋好一具偷渡客尸体,就可以凭证明到蛇口公社领取劳务费15元。

    有一个当年的“拉尸佬”最多的一天,从公社领到了750元,而在他埋葬的50具尸体中,有4个是他的亲人。

    据宝安县委《关于制止群众流港工作的情况汇报》等文件记录,1962年,广东出现严重饥荒,大量居民逃往香港。在宝安县由东至西百余里长的公路上,外流群众成群结队,扶老携幼,如“大军南下,来势汹汹”。这些偷渡者成群结队,每人持一根4尺多长的木棒。带头的偷渡者公开说:“谁阻挠我们,我们就用木棍和他们搏斗,冲过去,就算开枪也不后退!”

    由于大量外逃,深圳许多村庄都“十室九空”。1971年,宝安县公安局给上级的《年终汇报提纲》里写道,大望前、马料河、恩上、牛颈窝、鹿嘴、大水坑等许多村庄都变成了“无人村”,有个村子逃得只剩下一个瘸子。为了收容抓到的偷渡者,当地政府新建了百余个收容所,但常常人满为患。

章节目录

双胞胎姐妹打黑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眯玛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十九章 不得不说说香港(…-0,双胞胎姐妹打黑拳,十月阅读并收藏双胞胎姐妹打黑拳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