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长安城的见闻,七郎又让爹娘打开带回的行李,他要分礼物啦~~

    “阿琴方才问长安城的女郎穿什么……她们穿衫、裙,外面罩半臂外衫又或是帔,帔就是披在肩上像长围巾,也有穿胡服的。”

    “长安城的布庄很大、布料种类多。咱们家都是干活的人,我买了桂营布,这种布质地厚实耐穿,做冬衣耐寒,给爹和哥哥们。”

    “还买了一些白叠布,用白叠子……也就是棉花织的。我们自家种了棉花,我给你们看看棉花织的布好不好。这几匹缎子,给娘和嫂子、侄女们。”

    箱子打开,红、黄、绿、白的布匹一匹一匹的排开。

    赵家人日常穿的是葛麻布,萧县令送的绸布,除了给七郎做衣服的,就是给新出生的奶娃娃做贴身衣服。

    女人没有不喜欢布料了,从周氏、张氏到赵琴、赵棋都围在布料旁边。

    赵琴摸着一匹红色的缎子说:“幺叔,红的给我,做一身衫裙。”

    赵棋也嚷着:“我也喜欢红的!”

    张氏嗔了赵琴一眼:“让你幺叔分,不许自己要!”

    林氏也拍了拍赵棋:“不许和阿姊争,要礼让。”

    七郎笑呵呵:“娘分吧!我买的时候想家里一人做一身衣衫的,也不知道够不够。”

    主要是……四嫂体型又大了,估计得四人份的才行。

    周氏笑道:“行,我来分。分了下去,趁冬日里做出来,过年的时候穿。”

    赵大郎兄弟们都很高兴,他们也有新衣穿了!

    张氏对布料比较懂行,摸着白叠布说:“这细密绵软的布真的是用棉花织的?比我们自家织的葛麻布是好很多,但不知织机是不是一样的,我们家里还有棉花,可以试一试。”

    七郎也惦记他的棉花,忙问:“大嫂,我的棉花怎么样了?”

    张氏说道:“夏天下了那一场大雨,打坏了不少花苞,今年收成不太行。爹和刘东翁去看了,说只剩那么些,索性也不往外卖,我们三家分了。董家的长工教我们弹棉花,做了几床棉被、又絮了冬衣,还剩了一些。”

    赵老汉补充:“这棉花保暖确实好,做的棉被、冬衣比皮毛还暖和呢!我活了大半辈子,还是第一年冬天不挨冻!可惜占了良田,这个地是可以种粮食的。”

    周氏也说:“现在家里都盖上棉被了,我给你外婆家、罗先生都送了一床。乡亲们看了,都说比芦絮暖和,家里地多的都说要种一些!”

    七郎点点头:“那我和刘家、董家商量一下值不值得继续种吧!要是产量高、价格降下去,肯定是好卖的。”

    棉花一定会广受欢迎的,这是他在时空下游看到的结论。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就有提到棉布“织成文章如绫锦”,但直到本朝都还未普及。

    江南一带广泛种植棉花,更要到几百年后……

    有个叫黄道婆的人年轻时到琼州黎人处学得棉纺织术,回来后改进了纺车,棉布才在汉人中迅速发展,取代了麻布的地位。

    七郎提出建议:“娘,我们试一试用寻常的织机纺棉布,若是不行……恐怕得让人到蛮夷处学习,再改进织机。”

    说不定“黄道婆纺车”在这个时空提前出现,变成“周氏纺车”呢!

    周氏却没想那么多,她笑盈盈地给媳妇们分了布,抱着自己的那份回房……听了七郎的话,敷衍道:“是,我们家来改进织机。”

    小孩子想的就是简单!

    织机看起来不复杂,也是前人的智慧,哪里是说改进就改进的?

    分完了布,七郎又给娘送了首饰、给侄子侄女送了纸和墨、两个刚出生的小奶娃,都得了一个银镯子。

    全家人都收到了礼物,一个个喜滋滋的……瞧瞧,幺弟还没当上官呢,他们就沾到光了。

    要是当了官,他们就得像螃蟹一样走路了!

    赵老汉看儿孙们抱着礼物回房,抚了抚胸口,拉着七郎在一旁问:“你买了那么多东西,钱都用完啦?”

    家里卖辣椒的钱,七郎的那份由他自己收着;三宝商行挣的利润,是赵、刘、董三家分。

    七郎分了钱,交六成给公中,四成自己收着。

    赵老汉算一算公中的钱,就知道七郎手里的钱不少……

    七郎出门后,他帮七郎收拾屋子,里里外外都摸了一遍,也没找到七郎藏的钱。

    赵老汉猜,七郎大概是把钱都带走了。

    这两三个月,周氏念叨着七郎是胖了还是瘦了,赵老汉就嘀咕着,钱不会乱花了吧?

    他知道七郎懂事,可幺儿手也松,说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

    赵老汉没读过书,也知道这是一句鬼话,钱散尽了想再挣回来,哪有那么容易?

    七郎知道老爹抠门的毛病又犯了,笑道:“我吃住在庙里,进城都去刘大哥那里住,不花什么钱。去食肆,不是遇到贵人请,就是有圆通师兄请。这些东西,也不全是买的,那桂营布厚实,和尚们都喜欢穿,是寺里的师兄们送给我的。”

    赵老汉立刻喜笑颜开,拍着大腿说:“哎呀!和尚们真大方,他们都那么有钱的吗?”

    说着,目光不由得在七郎的头发上停留了一瞬。

    七郎忙说:“也有贫寒的苦行僧。但兴国寺是什么地方?那是京中数一数二的大寺庙,太子都让人在那里修经,京中贵人也常去的,自然少不了香火钱。”

    赵老汉听得半懂不懂,点头说:“还是和尚有前途,你看杏花村道观的老道士,就带着两个小道士,还得自己种菜。”

    “道士也有厉害的。京中有一位李道长,任着太常博士,皇帝心中有疑虑,都会找他解惑,人们称他是活神仙呢!”七郎煞有介事地说道。

    总之,绝对不能让老爹为了钱盯上他的头发。

    赵老汉咂舌,所以不论佛还是道?算得准的就有钱了?

    嗯……他家七郎算得就挺准的。

    知道七郎没花太多钱,赵老汉心里就舒服了。

    七郎一溜烟跑到旁边院子,打开后院小木屋的门,和毛茸茸、圆滚滚的熊大抱在了一起。

    “熊大,你又胖了!是个胖大了!”七郎埋在熊大身上直揉搓。

    熊大哼哼唧唧,嗅了一会儿才认出七郎,一个用力把七郎扑倒……

    赵六郎追了过来,喊道:“幺弟小心点,竹熊到底是野兽!当心被他吃了!”

    熊大冲着门口龇牙咧嘴:竹子不香吗?它对人肉不感兴趣!

章节目录

一品寒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山的那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159章 给家人分礼物-小说一品寒士TXT免费下载,一品寒士,十月阅读并收藏一品寒士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