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郎思考了一会儿,说道:“辩机说他自有分寸,但愿他能渡过这一劫吧。”

    “渡劫?”董月明笑了笑,“他倒是对自己很有信心。可惜能不能渡过,他说了不算,只在皇帝的一念之间。”

    七郎不想跟新婚妻子讨论别的男人,尤其是英俊的和尚……

    他摸着董月明的手,故作惊讶地问:“月明,同样习武,你的手怎么没有茧子?”

    董月明想把手收回来,被七郎紧紧握着,只能放弃了……七郎的手心有些粗糙,摩挲得她痒痒的~~

    “我练了武,就要用药水泡手,再用润膏养护,各处关节也要揉按,才不会变粗。”董月明解释。

    七郎连连点头:“以后咱们的女儿也要这样养。”

    董月明想到昨夜的旖旎,不由得红了红脸……

    七郎却问:“月明,你怎么脸红了?是热吗?我给你扇一扇!”

    说着,用折扇给董月明扇风,这体贴周到的样子,让董月明既无奈又好笑。

    次日就是三朝回门,这一晚两人养精蓄锐,倒少了折腾。

    一早醒来,七郎见董月明在画眉,便凑近了看:“这就是一枚值十金的螺子黛?女人的钱真好挣。”

    这种昂贵的化妆品,也就只有富贵人家的女眷才用得起。

    董月明说:“从波斯国万里迢迢运来的,可不是值这个价?你别捣乱,先出去吧!”

    七郎不依,非要帮董月明画眉。

    董月明是鹅蛋脸,皮肤白皙,高鼻梁大眼睛,画上浓眉更显英姿飒爽……

    七郎用螺子黛沾了水,细心地帮董月明描了眉尾略有些上扬的小山眉,兴致来了索性做起了全套,又擦起了脂粉……

    董月明闭着眼睛,任由这个人胡闹,她已经做好了洗脸重画的准备。

    “好了。”七郎沾沾自喜地说着。

    董月明看着铜镜,一时间愣了愣……镜中的人比平日多了几分张扬艳丽,从少女一夜之间成熟了。

    “这……”

    七郎笑着说:“画眉深浅入时无?”

    董月明嗔道:“你哪里学的这些?挺熟练的啊?”

    七郎怂了怂:“我这是天赋!真的就给你画过!”

    “勉强信你一次!”董月明眼波流转。

    两人笑着走出房门,家里人看到董月明,都夸她今天好看。

    胡英子听说是七郎给画的妆,看向赵四郎:“你会不会?”

    赵四郎看看自家媳妇,又看看董月明,摇了摇头。

    他手艺再好,也不可能画出这效果……关键还是底子的问题啊!

    回门日,是正经的闹女婿日,七郎是做好准备的。

    带着一车的回门礼,七郎带着董月明回了董家。

    果然,给丈母娘行礼之后,董月明留下陪母亲说话,七郎就被一群少年男女围住了。

    “阿全!要开始了!”刘植带头喊了一声。

    随即,有人端了面粉向七郎倒过来……粉尘之下,七郎条件反射地闭了闭眼,然后就是一群人拿擀面杖和扫帚袭来……

    “刘二胖!你给我等着!”七郎边躲边喊。

    又是一群少女清脆的笑声,一盆水朝七郎泼来……这一回七郎敏捷地闪过了,他顺手一拉,把刘植和董昊推了出去,把大舅子和小舅子淋成了落汤鸡。

    院子里的笑闹声一声高过一声……

    梅姨不远不近地看着一会儿,回去告诉董夫人:“闹得不厉害,姑爷身手好,就沾了一些面粉。”

    董月明红了脸说:“太便宜他了!也该让他受些苦才行!”

    董夫人拉着女儿的手,悄悄说:“女婿欺负你了?”

    董月明低着头:“他一点也不体贴人……”

    董夫人是过来人,一听就明白了,搂着女儿笑道:“娘的小乖乖,这是真的成人了。记得让厨娘给你做补身子的药膳,要养好身体。”

    董月明依偎在母亲怀里,不舍地说:“娘,我想回家里住。”

    董夫人失笑:“又说小孩子的话,你家就在赵家!”

    待外头闹女婿终于结束了,董家也准备好了席面,请亲戚们和新女婿吃席。

    刘诚夫妻也从益州赶过来了,看着七郎和董月明一脸和蔼,看向刘植却满脸复杂。

    他们早早收到信,来长安参加外甥女的婚礼。半道上听到新科进士的名单,竟有自家儿子的!

    一开始,还以为是同名同姓的,认真打听之后,得知真的是刘植,这惊喜是从天而降!

    惊得他们心脏都险些跳出胸膛!

    大儿子明经科及第,小儿子进士科及第!喜得刘诚连连说“中山靖王保佑!”“昭烈皇帝保佑”!

    可没想到这惊喜还没完。

    到了京城,就知道不仅外甥女要出嫁了,连自家儿子都要出嫁了。

    这一回,就是惊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进士之名如果要用儿子的亲事来换,丁氏觉得还是不要中的好;刘诚惊吓之后却觉得,也不一定会亏……

    反正就是,心情挺复杂的。

    见七郎过来敬酒,刘诚和蔼地说:“你是我们看着长大的,我们对你都很放心,以后月明就由你好好照顾了。”

    七郎认真地说:“舅舅放心。”

    刘诚笑道:“还有我家阿植,是个瞻前不顾后的,以后你多关照。”

    七郎说:“阿植吉星高照,运气最好,互相关照才是。”

    他也不是完全说气话,能凭运气中进士,那可不是吉星高照?

    躺赢也是一种本事了!

    刘诚感慨地看着七郎,要是十年前,哪里能想到村里老赵家的儿子,能成为自家的重要靠山呢?

    宴席结束,七郎就带着董月明回家了。

    长安这里的习俗,成亲第一个月新房不能空,所以他们不在娘家过夜。

    董家的亲戚们又看了七郎送过来的回门礼,见许多都是御赐的彩帛,都赞道:“姑爷年轻又得圣眷,前途无量!”

    消息灵通如燕德妃的娘家,还知道七郎有救驾之功,脸上的笑容更真切。

    本来燕家跟董家是隔了几代的远亲,是董家送礼巴结,两家才有的来往。

    燕家一直是高高在上的,如今有了七郎的面子,燕家来往的态度都真诚了许多。

    董夫人看在眼里,心中也是唏嘘不已,人情冷暖,不过如此。

    回门之后没几天,朝中收到了西北的战报,刘家得到了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章节目录

一品寒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山的那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460章 三朝回门-一品寒士赵七郎山的那边免费阅读,一品寒士,十月阅读并收藏一品寒士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