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常州,如故住进事先安排好的移宫,就一头栽在床上。

    下人送去的饭菜,她闻什么都反胃,什么都吃不上一口,一天下来,小脸瘦了一圈。

    自从如故的后宫言论以后,就极少说话的云末看得不忍心,转身去了厨房,回来时,手上端了碗素汤的阳春面,上面漂着细碎的葱花。

    如故看着突然有了食欲,闻着那味道,也没有反胃。

    挑了两根面条送进口中,清爽可口。

    如故这次出来,厨子是从临安府里带出来的。

    但这碗面的味道分明不是那厨子做出来的。

    倒象是小郎做出来的。

    她还在麻婆村的时候,一直很穷,平时是吃不上面条的。

    只有她病了的时候,小郎才会去想办法去弄些面粉回来,给她煮上一小碗的阳春面。

    说是阳春面,其实是他切出来的手工面,面条丝细得跟线一样,细滑爽口。

    家里穷,没有什么调料,他却硬煮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味来。

    后来如故吃过不少山珍海味,却觉得没有一样比得过他煮的那碗阳春面。

    她现在吃着的阳春面,也是用刀细细切出来的面条丝,也是那样幽幽的清香味道。

    “这面是谁煮的?”

    “是云公子。”三顺见如故终于吃得下东西,松了口气。

    如故看了眼云末裹着绷带的手,心里柔软处轻轻一动,又抬头看了看他那双和儿时一样墨玉般的眼,一口气把那碗面,连面带汤地吃了个干净。

    三顺上来收碗,云末拦住,“让我来。”他收了碗走开。

    “云末。”如故望着他的背影叫住他。

    他停下,转身过来,“郡主还有什么吩咐?”

    “谢谢你的面。”

    云末微笑了一下,转身出去。

    如故双眼顿时黯了下来。

    心想,是不是该再找机会,把他扒一回,把他后肩上的图腾露出来,让他自揭面具?

    如故填饱了肚子,裹着被子发了身汗,风寒也就好了不少。

    等她一觉醒来,见云末坐在床边,视线不自觉地落在他肩膀上。

    她已经扒过他一回,没看见他身上有纹身。

    肩膀的部位,用人皮面具之类的东西遮掩,很不方便,而且又容易被人看出来,所以如故之前才会打消这个念头。

    如故想不明白,他身上的图腾纹身是怎么掩去的。

    云末瞥了她一眼,伸手摸上她的额头,烧已经退了。

    把带来的锦盒放到她面前。

    “这是什么?”如故不客气地去开锦盒,从锦盒里取出一副做工极尽奢华的金钗子,因为太过奢华,反而显得俗气,这不该是云末的眼光,如故不解地向他看去,“送我?”

    云末笑了一下,“郡主送皇上的礼物。”

    “你让我送这个给母亲?”如故撇脸一笑,钗子虽然漂亮,但宫里什么样的好手工没有?这镯子不过是在母亲众多钗子里添了一支,毫无意义。

    “嗯。”

    “你这不是坑我吗?”这么没诚心的东西,母亲不会失望才怪。

    “郡主这么认为?”

    如故张了张嘴,皱眉。

    她不想这么认为,可是手上的这东西,让她这么想,都难。

    如故虽然没指望在母亲那里得到什么好处,但本能的希望能让她开心,但这东西,实在太没有诚心了。

    “郡主相信云末这次,可好?”云末一如既往的沉稳温和,眼里也是一片真诚,没有半点玩味,让她没办法拒绝。

    四目相对,一阵风拂过,带着几片花瓣从窗口飘进,其中一片落在他肩膀上,留连不去。

    半晌,如故终于软了下来,伸手拈起他肩膀上的那片花瓣,“如果我被母亲嫌弃了,变成了穷光蛋,甚至砍了我的脑袋,你可得陪我?”

    “好。”他捉住她的小手,墨黑的眸子微微一黯,嘴角却慢慢噙上一抹温柔笑意。

    如故心口蓦地一荡,渐渐迷失在他墨潭般的眼里,忙深吸了口气,转开脸,避开他的眼,不敢再看,“我得起身沐浴了。”

    他不退反进,向她弯腰下来,如故看着他慢慢靠近的脸,心脏差点跳出胸脯,她以为他会吻她,呼吸一紧,正想躲开。

    他的唇却贴上她的耳,柔声道:“你去哪里,哪怕是黄泉路,我也陪着你。”

    如故僵住,过了好一会儿,才勉强道:“你不过是让我按你的心意送一份礼,用不用做到这一步?”

    同生同死的承诺,怎么能轻易说出?

    “我是认真的。”他温柔的呼吸轻拂她的耳,她的耳根很快转红,他手指轻抚过她红得透明的耳,“我不会害你的。”

    就算他这时是口蜜心箭,如故也无法拒绝,深吸了口气,“我相信你。”

    云末眼里漾开笑意,慢慢退开,“云末告辞。”

    直到他修长的身影消失在门外,如故才长吁了口气,把玩那对绞金镯子,实在猜不出他打着什么主意。

    三顺进来服侍如故起身,看见她手中把玩的镯子,奇怪地‘咦’了一声,“这是哪来的镯子?”

    如故不答反问道:“送我母亲怎么样?”

    三顺惊讶地看向如故,以为她病糊涂了。

    如故笑笑,原来觉得不妥当的不止她一个。

    云末到底安的什么心?

    去打听消的一梅回来说,素锦也来了常州。

    另外随母亲一起来常州的,还有凤承武的女儿凤金莲。

    凤承武死了,太上皇心疼凤承武的一双儿女,恨不得把凤承武的这双儿女捧在掌心上,封凤金莲为公主。

    次日,越皇带着凤金莲翩翩到了移宫。

    如故和素锦早早地在越皇的寝宫门口等着,远远看见越皇的仪仗队,就照着规矩跪了下去。

    越皇快步走来,扶起如故和素锦,双眼直直地落在如故脸上,把她仔仔细细地看。

    见如故脸色虽然仍然少些血色,但眸子清亮,再不是以前那混混沌沌的模样。

    越皇满心欢喜,紧接着却是轻叹了口气,牵了如故的手进入寝宫。

    那声叹息里包含着说不尽的怜惜。

    如故从小跟着老妪和云末,没有享受过母爱。

    这时被母亲握住手,鼻子一酸,竟差点落下泪来。

    大胆地抬头打量自己第一次见面的母亲。

    越皇长得很年轻,看上去竟像二十来岁的模样,和自己站在一起,竟像自己的姐姐一样。

    进了寝宫,等越皇坐下,素锦把送给越皇的礼物捧了出来。

    越皇虽然只是太上皇的傀儡,但仍然是太上皇认为最适合做皇帝的女儿。

    等太上皇归西,大权终究是要落在越皇手中。

    除非在这夺下太上皇手中大权。

    但这么多年来,太上皇手中的大权一直稳妥妥的,没有人可以动摇。

    从太上皇手中夺权的可能性很渺小。

    而越皇没生育,如故只是她收养的孩子,算不上正宗的凤氏血脉。

    所以等越皇退位,那么越皇兄弟姐妹的孩子都有可能继承皇位。

    不管以后怎么打算,现在讨好越皇是必然的。

    素锦和如故一样难得见越皇一次,难道得有这样亲近越皇的机会,也难怪她如此迫不及待。

    素锦呈上来的是一个温玉暖手壶,晶盈通透,光看外表就是开百座山也未必能得到的上等玉色。

    但不管再好的玉,对皇族来说,都不算太稀罕。

    越皇看了眼,便点头未意身边女官收下。

    素锦忙道:“这暖玉和寻常的暖玉还有些不同。”

    “什么不同?”越皇轻瞥了眼女官手上暖手壶。

    “这冷天捧在手里,固然温暖,但到了夏天,却是冰冰凉凉,不管捂多久,都不会发热,夏天的时候放在手边把玩,也不失是一样好玩意。”

    无论冷玉还是暖玉虽然都不常见,但只要有钱,还是能买到,但一块玉冬暖夏凉,那就真是稀罕了。

    越皇也不禁多看了那暖壶几眼,眼里露出一抹惊讶。

    女官检查了暖壶,没有任何问题,送到越皇手中。

    越皇抱在手中,果然温暖舒服,轻点了点头,“真难为你有这样的心思。”

    素锦知道这东西送对了。

    这样稀罕的玩意,素锦恐怕连自己的母亲都没孝敬过。

    如故看着凤母亲怀里的温玉暖壶,自己的那只金钗越加显得寒碜,拿不出手。

    但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没有退路。

    如故只得硬着头皮,把锦盒拿出来。

    女官接过去,打开锦盒,怔了一下,不解地看了看如故,送到越皇手中。

    越皇拿出金钗看了看,微微一笑,“这钗子到是精致。”

    那钗子如果不是送给越皇,按做工来说,确实是精致的,但如故听了越皇的话,脸却微微发烫。

    眼角见素锦眼里分明露出一抹窃笑,而凤金莲意外之后,松了口气。

    如故突然觉得,云末让她送这只钗子不是为了孝敬母亲,而是做给某些人看的。

    闲扯了会儿家常话,越皇话题一转,道:“明王也到了婚配的年龄了,太上皇的意思,让明王把婚事了。”

    越皇虽然没明说让明王在她们三个中选一个,但当前她们三个人面说这件事,谁还能不明白这话里的意思。

    如故的府上已经有几个侍郎,而且个个都不是好对付的角色,随便提一个出来,都能让如故一个头三个大,所以如故绝不会想再添新人给自己添堵。

    这件事,自然也就跟她没有关系。

    而素锦和凤金莲眼皮却是一跳。

    要知道越国年轻一辈,最有潜力做皇夫的人,一个是云末,另一个就是明王。

    如果和明王定下亲事,那么就意味着离皇位近了一步。

    素锦长在北朝,没见过明王,但凤金莲却曾见过明王两面,那绝色的容颜,她至今难忘。

    明王是太上皇一直想掌控,却又掌控不了的人。

    这样的人,一般来说,只有死路一条。

    但他和云末一样,哪怕是掌控不了,太上皇也不会舍得他们死。

    既然不能掌控,就只能拉拢。

    婚姻一直笼络人心的手段。

    所以太上皇一定会给一个自家的女儿给明王。

    而明王是外姓王,在越国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和皇家联姻也是必然的。

    她推掉了所有上门提亲的人家,就是等着太上皇给明王赐婚的这一天。

    以太上皇对她的宠爱,在她看来,和明王的婚事,十拿九稳。

    她只是没想到,太上皇居然没有直接给明王赐婚,而是让明王自己选亲。

    她们三个,不是郡主就是公主,个个都是极有身份的贵女。

    明王居然可以自行在她们三个人中间挑选,更说明太上皇对明王的看重。

    但最近两年,明王都长驻在外,偶尔回越国,都是来去匆匆,她根本没有机会亲近明王。

    自己在相貌上只是和素锦不相上下,比如故就比不得了。

    而明王向来风流,如果以相貌看人,那么她就落了下乘。

    好在明王是聪明人,应该很清楚,要想在越国站在最高的位置上,就得选一个有能力坐上下一个皇位的人。

    如故还和以前一样蠢笨,光长了张脸。

    如果明王选了她,这辈子可就完了。

    凤金莲虽然这样想,心里却没这么自信。

    如故淫名在外,见着明王,难免不起色心,而明王又是个风流成性的,万一经不起如故色诱,生米煮成熟饭……

    换成平时,这熟饭煮了也就煮了,无关紧要。

    但明王选亲的紧要关头上,又在越皇眼皮底,万一真有了事,越皇金口一开,明王就不得不娶如故了。

    凤金莲轻咬了牙,向如故看去。

    而如故心不在焉,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凤金莲想了一下,恍然大悟,如故一直在北朝,根本没见过明王,又怎么可能对明王起什么色心。

    她想通了这点,安下心来,但为了防止意外,她得先下手为强。

    凤金莲对与明王的婚事是势在必得,素锦心里却怦然乱跳,不知道该怎么选择。

    她一专想要的是云末,而以明王的地位来说,是不可能和云末共侍一妻的。

    如果和明王定了亲,也就意味着和云末从此无缘。

    云末现在是如故的人,而且远离越国,在越国的势力远不如明王。

    要想登上越国皇位,最能帮得上忙的,不是云末,而是明王。

    嫁了明王,也就基本上等于摸着了越国宝座。

    素锦看了看如故,她这些年一直被如故压着,如果放弃了明王,可能就一辈子被她压着。

    倒不如先与明王定下亲事,以明王之力坐上那位置。

    等当了皇帝,别说一个云末,就是如故的所有一切,都是囊中之物。

    素锦很快做出决定,先抢下这门亲事。

    越皇见如故心不在焉,眉心不由得微微一蹙,这丫头缺心眼吗?

    云末和明王被称为越国二公子,称他们为公子,不是因为他们的相貌俊美,也不是说他们家世如何好,而是聪明才智。

    别说越国,就算放眼全天下,能比这二人更有谋略的人,也找不出一二。

    得这二人相助,等于给自己插了两根翅膀,做什么事都如虎添翼。

    当年她费了好些心血,才把云末放到她的身边。

    而明王……她至今也没能当真掌控。

    这次他肯定常州,已经是给了她很大的机会。

    结果这丫头居然半点不上心。

    她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安排了这次常州之行,目的就是想把明王争取过来。

    越皇机关算尽,偏偏如故却半点没这意思,急得她如热锅上的蚂蚁。

    低头看见手中钗子,渐渐冷静下来。

    如果这丫头缺心眼,怎么会送这样的钗子。

    能送上这钗子,就说明她想争,而且要争,既然要争,怎么可能对明王的婚事,不理不睬?

    越皇把金钗交给女官,“赶了这许多久的路,我也累了,该去换衣休息了,你们也回去歇着吧。”

    如故第一次见母亲,因为母亲的身份问题,完全不像电视里的那些母亲相见的情形。

    淡淡地,说不出的生疏。

    如故虽然早已经习惯了没有母亲的日子,但这时仍有些微微失望。

    真真正正地感受了一次,皇家亲情的淡漠清凉。

    起身向越皇行过礼,随着素锦和金莲一起外走。

    出了偏殿,一直站在越皇身边的女官追出来,“临安郡主留步。”

    素锦和金莲一同向如故看来。

    如故若无其事地转身,“母皇还有什么吩咐?”

    “皇上让郡主去后头喝下午茶。”

    如故是越皇公然收的义女,她们的关系就是母女,她又关系到越皇的身体健康,让她陪着喝茶,那是理所当然的事。

    素锦刚送出了一个世间罕见的宝贝都没能得到这待遇,而如故不过只是一个名义就能有机会与越皇单独亲近,不由得暗恨。

    凤金莲自从如故拿了那只金钗出来,她看如故的眼神就有些不屑。

    见越皇独召见如故,脸上神情淡淡地,并不放在心上,越皇千里迢迢的来,如果不见她,才不正常。

    不过见了,又有什么用,烂泥巴始终是烂泥巴,无论如何也扶不上墙。

    越皇当年压下的这个宝,实在错得离谱。

    如故跟着女官身后,“姑姑怎么称呼?”

    “奴才姓贾,名若兰。”

    “原来是若兰姑姑。”

    这个女宫一直守在越皇身边,而且素锦送上去的东西,也是先经过她的手。

    如故注意到东西虽然只是先交到她手中,但贾若兰却很快地把东西检查过。

    以如故受过严格训练专业的眼光来看,贾若兰那一点的时间,却把东西检查得滴水不漏,绝不会因为那样东西上涂了毒,或者藏了暗器来伤到越皇。

    贾若兰是个极厉害的人,而且深得母亲信任。

    越皇要留下如故,随便叫个下人叫住她就行了,却让贾若兰亲自来,可见是极在意她这个女儿的,虽然她只能以义女的名义存在。

    贾若兰听如故叫得亲切,笑着说不敢受郡主以姑姑相称,心里却极是欢喜。

    想起上次见着如故时,如故傲慢专横的样子,与现在判若两人。

    越加相信长清道人当年说过的话。

    当年长清道长让她们安心地等,一定会等到真正的郡主回来。

    按着长清所说的时间,提前花着重金,请了未必知前往北朝,盯着临安郡主。

    前一阵,果然从北朝传来消息,说如故和以前完全变了一个人,她们就在想,是不是真的小公主回来了。

    未必知道的消息,没能让她们就此确定此如故已经不是过去的如故。

    直到殇王掳走如故,而如故却平安回来,才让她们相信,真是他们的小公主回来了。

    走到没有人的地方,贾若兰停下,用心听了一下,确认附近没有人可以听见她们谈话,才开口,“有些话,本不是奴才该说的,但……”

    如故知道她有事吩咐,不管这些话是出于她本人,还是受旨于母亲,“姑姑有什么话,就请直说。”

    “奴婢说了,郡主可不要怪奴才多嘴。”

    如故微微笑了一下,“我一直没能在母亲身边服侍,这些年全靠姑姑照顾母亲,如故感激都来不及,怎么还能说‘怪罪’二字。”

    能在让母亲信任的人,一定是在身边多年的人,而且如故从记事起就没见过母亲,自然从来没有在母亲身边服侍过,所以这话也不是空口乱说。

    其他人只知道如故是越皇的义女,贾若兰却知道如故是越皇和镇王所生的亲生女儿。

    当年太上皇棒打鸳鸯,活活拆散皇上和镇王这对苦鸳鸯。

    用皇上初生的女儿性命来威胁她回到越国,安心执政。

    皇上为了女儿,只好放弃自己心爱的男人,坐上越皇的位置,成了太上皇的傀儡。

    那时,带刚刚出世的小公主离开越国的老妪是越皇的忠仆,也是她的亲生祖母。

    在别人眼中,如故只是越皇的义女,但她心里却明白,只要皇上能一直坐在那个位置上,如故就是未来的越国储君。

    如故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承认了她的忠心,这句话比什么奉承话都动听。

    贾若兰脸上神情又柔和了些。

    “皇上不能把郡主养在身边,这些年每每想起,无不难过落泪,好不容易见着了郡主,在众人面前,却又不得不冷落郡主,心里更是难受。”

    贾若兰的这句话说的很含糊。

    如果她还是极品女的话,自然会认为是越皇收了她为义女,却不接她回越国,养在身边。

    而如故听着,也就会想到刚出生时被母亲遗弃。

    贾若兰是在告诉她,母亲这么做并非本心。

    母亲不能养她,却是让自己最亲信的老妪,带着她投奔父亲。

    只是母亲一定没有想到,她会被老太太和镇王妃弄出府,丢进那鸟不生蛋的麻婆村,差点夭折在麻婆村。

    她不怨恨母亲,但任何人都会渴望母爱,所以如故在见到母亲之前,同样会曾做过各种幻想,幻想见着母亲的情形。

    幻想着亲人相见的感人画面。

    所以这种淡漠的方式相见,她仍会有些失望。

    不过,仅仅是失望而已。

    必竟皇家不是有情的地方。

    贾若兰的这番话,让如故刚才的失望一扫而空。

    而且马上清醒过来,这是皇家,每一个动作,一句话,都可能成为别人的把柄。

    她同样知道,不管是素锦还是别的谁,对越国的宝座都虎视眈眈。

    母亲如果在人前对她越亲近,也就越容易让她被别人妒忌,那么那些暗箭阴枪就会全指向她。

    所以母亲这么做是保护她。

    如故想明白这点,微微一笑,“姑姑多虑了,我这些年过的挺好。”

    她这句话回答的也很含糊。

    极品女这几年拜越皇所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横行霸道,只要不涉及到政治,所有人对她都睁只眼,闭只眼。

    如果这样的生活还叫不好,那就太不知足了。

    如果贾若兰不知道她真实的身份,不知道她儿时的遭遇。

    自然会往这方便想。

    但对于如故而言,儿时固然艰辛,但她有小郎,有老妪。

    虽然小郎现在变成了殇王,让她一想起他,就忍不住咬牙,但他和老妪在她儿时的时候,确实是全心待她的。

    那些美好的过往,已经可以让她记一辈子。

    贾若兰自从祖母离开,就一直跟在凤真身边,能躲过太上皇的异己清除,看着凤真坐上皇位,当上越皇,然后一直陪伴在越皇身边。

    就凭着这点,也是极聪明的一个人。

    对如故含糊的回答哪能看不明白。

    也不揭穿,微微一笑,引着如故进了内院。

    越皇斜依在软榻上,手中正把玩如故送的那支钗子。

    这支钗子打造的确实精致,金子份量也是实打实的足,是北朝第一金铺出的东西。

    但这样的东西,只要有钱,都能做到。

    如故只需动动嘴,下人自然会把东西做好送来,根本不需她费什么心思。

    所以这样东西,在他人看来,不是如故太没诚意,就是真的太蠢。

    但越皇看着金钗,嘴角却微微翘起。

    认为别人蠢的人,自己才是真蠢。

    她坐在这个高不胜寒的位置上,自然难像寻常人一样,高枕无忧。

    平时想的太多,要做的太多,自然难有好觉睡。

    在路上,越皇曾收到消息,如故去了张家村寻什么冬暖夏凉的藤枕,虽然没能找到,然如故的这份孝心,却让她心里暖暖的。

    但如果她真的找到了,把那样的东西送来,反而落了下乘。

    之后再没听说她又去寻什么东西,而这钗子出自北朝帝都第一金的手笔,可见是提前备好的。

    所以她可以断定,这是钗子是云末的意思。

    云末在告诉她,他愿帮如故。

    她这些年压在心头上的石头,总算可以放下了。

    如故进了寝宫,见母亲拿着那支钗子细细把玩,倒像是极为喜欢,心里迷惑。

    难道母亲的爱好真的与众不同?

    还是因为母亲虽然贵为越皇,却和所有母亲一样,只要是女儿送的东西,不管是什么,都会喜欢?

    但如故直觉不会这么简单,至于真正的答案,只有去问过云末,才能知道。

    越皇见如故进来,忙向她招手,让她坐到身边,拉了她的手就不放,近距离的细细打量。

    如故没长在这年代,没有那么多的礼节规矩,母亲看她,她也就看母亲。

    母亲长得确实很年轻,但不管她怎么掩饰,都掩不去眼里的疲惫,不由得一阵心痛,伸了手去摸母亲的眼角。

    越皇自从收了临安为义女,临安在外头虽然嚣张,但她懂得这些资本全是越皇给她的,所以在见越皇时,总是摆出一副恭恭敬敬的样子,所说的话,全是巴结奉承的话。

    哪里像如故这样,一句话不说,就心疼地伸手去摸她的眼睛。

    她每天照镜子,又何尝不知道,自己容颜固然没老,但眼里的沧桑却无法抹去。

    越皇鼻子一酸,差点落下泪来。

    贾若兰见她们母女二人如此,忙挥退所有宫女,亲自给上了茶,也退了出去。

    这屋的下人,虽然都是信得过的,但人多口杂,一个不慎,说漏了嘴,就节外生枝。

    如故把贾若兰的举动看在眼里,嘴角不由得露出一丝欣慰的微笑。

    越皇随着她的视线看着贾若兰出去,握紧女儿的手,“你可知道她是谁?”

    如故老实地摇了摇头,“不知道。”

    “她是老妪的孙女。”

    如故怔住,看着母亲,半天回不过神。

    良久,才轻轻重新开口,“老妪她……”

    老妪在殇王的营地,她不能说出老妪的下落。

    越皇不知老妪尚在人世,想到老妪,心里一阵难过。

    她是跟着老妪长大的,可是老妪却没能享过她一天福,还带着她的女儿离乡背井,最后还因女儿染上瘟疫,不得善终,她想想就觉得心酸。

    如故不想让母亲伤心,找了些话岔了开去。

    越皇听着如故胡扯些趣事,听到好笑的地方,脸上不禁露出微笑。

    不管如故说多久,她都不出声打断,她没能和女儿一起生活,这些趣事,让她想象着女儿当时的情形,仿佛和女儿一起重过了一回。

    如故见母亲喜欢听,也就尽挑着能记得的儿时趣事说,提到小郎时,神情却微微一黯。

    越皇听到这里,终于叹了口气,“如故啊,把他忘了吧。”

    她希望这天下以后能交给如故,不管小郎儿时对如故怎么好,但他现在是殇王,是所有皇家的公敌。

    所以如故和殇王,不可能再有结果。

    记着那些事,只会心里更痛苦。

    虽然她深知,忘掉一个人比登天还难,但只要死了这心,时间会冲淡一切,比如她和镇王之间的情。

    如故苦笑,这可不是她说了算。

    那魔鬼不时地来折磨她一下,让她怎么忘?

    但她与殇王之间的事,绝不能被任何人知道,哪怕是自己的母亲。

    如果被人知道,加以利用,后果不堪设法。

    越皇见她不出声,以为她放不下儿时的感情,也不强求,道:“娘希望你能争取下明王的这门婚事。”

    “我府上有好几位了。”如故小脸皱成了包子,那几个都是烫手山芋,再来一个背景强大的,她还怎么活?

    “你是担心云末?”

    越皇既然想促成她和明王的婚事,就说明没有和北朝联姻的意思。

    对如故而言是好事,起码不用担心和萧越纠缠不清。

    但让她嫁给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更恼火过嫁给萧越。

    如故虽然当年出生在这年代,但在二十一世纪那么多年,早被二十一世纪的一些思想观念净化。

    所以她并不担心云末,而是不能接受全凭父母做主的政治婚姻。

    可是面前这位虽然是她的母亲,却也是一国之君,君王之意,不能随便直接拒绝,否则掉的可能就是脑袋,但如果答应了,就得遵守承诺。

    如故不能因为亲情,就在和母亲的第一次见面,就让自己成为母亲笼络他人的棋子。

    如故希望自己在这世上变得强大,但绝不会为一时的变强,而失去自由。

    云末是母亲送到临安府里的,最应该顾忌云末的不该是她,而是母亲。

    云末表面上看,对任何人都温和有礼,但这不表示他可以任人拿捏。

    以今天各人的神情可以看出,明王在越国是个很有分量的人。

    云末已经为越皇筹谋多年,而明王却是母亲还不能掌控的人。

    母亲往她府里塞的人,只是一些不足轻重的人,也就罢了,偏偏是这种不能掌控的重量级人物。

    这样的人不可能轻易屈于人下,如果他和她订下婚约,而云末不退出,那么云末和明王谁压谁?

    如果云末因此退出,母亲这作法无疑是捡了芝麻丢西瓜。

    这时候最好的就是保持沉默。

    沉默会让母亲以为她因为云末而不肯答应。

    拿云末做借口,把擅于揣摩人心的云末推出去,对付母亲,绝对比较她自己一口否认明智。

    如故微微地自责了一下,虽然这么做,很对不起云末,但云末早晚要面对这件事,她不过是无耻地把本该她和他一起面对的事给了他一个人去承担。

    越皇的眼里果然露出一抹犹豫,但那抹犹豫很快消失,握了如故的手,“孩子,云末不会陪你一辈子。”

    如故继续沉默。

    在母亲看来,府里的这几位,都是因为协议,才会留在府里,天下哪有一辈子的协议,就是结婚,还可以离婚呢,何况他们之间的协议还没到那一步。

    越皇接着开导,“云末这个人在你身边的时候,固然好用,但等他不在你身边了,你该怎么办?”

    “女儿会长大。”如故从来就没想过靠谁过一辈子,何况那人还是她一心想超越的殇王。

    二十一世纪那样残酷的日子,她都一个人扛过来了,难道到了这里,突然间有了好身世,就真当自己是温室里的花朵,娇柔得需要别人呵护过日子?

    越皇笑了一笑,她当然会长大,但这是皇家,不是靠自己一个人就能生存得下去的地方。

    所以她得为女儿找一个可以在她身边站一辈子的男人,那个男人必须强大,可以助她杀出一血路,坐上她身下之位。

    云末固然是最好的选择,但她越来越看懂云末,与其说明王难掌控,到不如说,云末根本无法掌控。

    这样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离开,他离开以后,如故就会陷入孤立。

    所以她必须在这之前做下二手准备。

    “明王只是外姓王,没有世袭的功勋,却令朝中众人不懂动他丝毫,你可知道他怎么做到的这点?”

    “怎么做到的?”如故虽然不能答应这门婚事,但也好奇明王有什么能耐,能让太上皇和母亲都一心想拉拢,拉不拢,也不舍得杀得。

    “因为他是未必知,知天下事。”一个知天下的事的人,自然能躲过祸事,再花点心思打点,也就能稳稳得坐上高位。

    如故的手一抖,杯里的茶泼出来湿了手,猛地抬头惊看向母亲。

    “不过知道他这身份的人,恐怕世上只得寥寥几人,你自己知道就好,千万不可告诉别人。”越皇很满意如故的震惊表现。

    这一点如故不觉得稀奇,如果人人知道明王就是未必知,未必知这个人也就不再神秘,不可能传说世上没有人见过他。

    “皇祖母知道吗?”

    “当然不知道。”越皇眼里浮上一抹得意浅笑,“他也去了云秀坊,想来,你对他的事,多少也有所耳闻。”

    何止是有所耳闻,拜他所赐,如故可没少吃骨头,差点把命都丢在了太沙岛。

    ‘未必知’三个字,如故光想想就恨得磨牙。

    念头刚过,如故突然想到。

    让明王未必知道在她们几个中选亲的事,不可能不提前征得明王的同意。

    这么说,明王是知道这桩婚事的。

    那么未必知在云秀坊对她所做的那些……

    都说没有未必知不知道的事,他对她百般刁难,一定是故意的。

    无颜,未必知,这次是不是要以真面目见面了?

    如故在他手上头了这么多苦头,可不能就这么白白受了。

    越皇怕如故一口拒绝,接着道:“他有孝在身,还没满三年,就算要成亲,也得一年以后,现在不过是先定下婚事。就算婚事定下了,如果你真不喜欢,一年后,再慢慢想办法解除婚约就是。”

    如故脸色缓和了些,虽然订婚也不愿意,但总强过马上做嫁人的决定。

    越皇察颜观色,以为如故有所动摇,微微一喜。

    “明王无论长相还是性格都是极好的,你见着未必不喜欢,正巧我有样东西要给他,你回去的时候顺道给他送去。”在越皇看来,如故府上的那几位,虽然个个相貌出众,都是万里挑一的,但那几位却个个不是好性格的。

    就算云末平日里对人温和,但步步小心谨慎,也就显得过于古板,哪里像明王那样温柔可人,一个眼神,一句话都能让女人心里酥酥软软。

    只要是女人,都拒绝不了他。

    所以越皇认为,只要女儿见过明王,定会被他迷住。

    一旦如故看上了他,自然会知道争取。

    如故年纪虽然还小,但已经出落得如此绝色,哪个男人看了不心动?

    明王聪明,但终究是男人,而且还是个表面风流,骨子里挑剔的男人。

    这样的男人,对女人的要求会更高,恐怕也只有如故这样的容貌,才能入得了他的眼。

    再加上,她事先已经向明王透露了自己的心意,让明王知道,她最心仪的姑娘仍是如故。

    只要如故有这心,他没理由放着这样条件的如故不要,去要什么素锦金莲。

    越皇拉响金铃,唤了若兰进来,让若兰取了些点心出来。

    “这是明王最爱吃的锦记云桂糕,他离开京城已经有些日子,想吃口这糕,也不容易,我离京的时候,就叫人买了些,你代我给他送过去吧。”

    如故无语,叫她巴巴的给人送糕,任君品尝,只是不知道品的是糕,还是她这个人了。

    不过,如故也确实想见一见这个把她整得欲生欲死的‘未必知’。

    她自己冒然去找他,反而显得自己沉不住气,在气势上就已经落了下乘。

    有母亲的这糕做幌子,她就是听令行事,而不是自己猴急去找他。

    如果那家伙公然说这是她找的借口,她就可以直接拿他自作多情来砸他。

    接了糕,告辞出来。

    若兰引了如故前往明王所住的锦园,刚远远看见锦园的门口,若兰就停了下来,不再往前走。

    “明王就住在锦园,刚才奴婢已经派人打听过了,明王这时在屋时,郡主尽管过去。皇上用惯了奴婢的,身边大小事务都离不得奴婢,奴婢得赶着回去,不敢在外多耽搁。”

    如故越发的无语。

    再多走几步路,能耽搁她多少时间?

    分明就是让她一个人去见明王,让明王觉得她来,是她自己主动送上门,而不是听令于母亲,不得不来。

    虽然都是送上门让君‘品尝’,一个自愿,一个被迫,意思就差得很远了。

    如故自然是不能任那厮‘品尝’的,就算对方有那贼心,她也得让他死了那心。

    感谢

    珂憬打赏3000钻石50颗,鲜花450朵

    lilyjessica钻石20颗

    黑眼圈小妞鲜花337朵

    723622鲜花100朵

    我是很老在钻石13颗,鲜花139朵

    linyhxl1钻石2颗

    约誓在黎明鲜花10朵

    流浪猫猫2014打赏388+388,钻石10颗,鲜花20朵

    537108鲜花10朵

    dkweiwei钻石123颗

    qquser8676140钻石10颗

    安达宝贝0624鲜花5朵

    vv515921鲜花500朵

    美牙鲜花200朵

    各种↘不在线°鲜花10朵

    纤风细雨鲜花500朵

    小妹102002鲜花10果

    qquser8856338鲜花5朵

    桂轸沁香鲜花100朵

    annejong鲜花10朵

章节目录

种田不如种妖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风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118 人心-种田不如种妖孽百度云,种田不如种妖孽,十月阅读并收藏种田不如种妖孽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